合肥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合肥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82位,实力仅次于重庆工商大学;在安徽省内排名第2位,排在安徽建筑大学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合肥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195所大学上榜。其中,合肥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位列全国第82名,仅排在重庆工商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30 | 环境工程 | 西南科技大学 | B++(4★) | 四川 |
30 | 环境工程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B++(4★) | 四川 |
30 | 环境工程 | 天津工业大学 | B++(4★) | 天津 |
30 | 环境工程 | 浙江工商大学 | B++(4★) | 浙江 |
30 | 环境工程 | 重庆工商大学 | B++(4★) | 重庆 |
82 | 环境工程 | 合肥工业大学 | B++(4★) | 安徽 |
82 | 环境工程 | 安徽建筑大学 | B++(4★) | 安徽 |
82 | 环境工程 | 中国人民大学 | B++(4★) | 北京 |
82 | 环境工程 | 北京交通大学 | B++(4★) | 北京 |
82 | 环境工程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B++(4★) | 北京 |
82 | 环境工程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B++(4★) | 北京 |
在安徽省,共有7所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合肥工业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位列安徽省内第2名,超越了安徽建筑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环境工程 | 安徽理工大学 | A(5★) | 淮南市 | 24 |
2 | 环境工程 | 合肥工业大学 | B++(4★) | 合肥市 | 82 |
3 | 环境工程 | 安徽建筑大学 | B++(4★) | 合肥市 | 82 |
4 | 环境工程 | 安徽师范大学 | B+(3★) | 芜湖市 | 133 |
5 | 环境工程 | 安徽农业大学 | B+(3★) | 合肥市 | 133 |
6 | 环境工程 | 安徽工业大学 | B+(3★) | 马鞍山市 | 133 |
7 | 环境工程 | 安徽工程大学 | B+(3★) | 芜湖市 | 167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合肥工业大学共有72个专业上榜。其中,合肥工业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高水平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应用化学、通信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市场营销 | 合肥工业大学 | B++(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合肥工业大学 | B++(4★)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合肥工业大学 | B++(4★) |
应用化学 | 合肥工业大学 | B++(4★) |
通信工程 | 合肥工业大学 | B++(4★) |
环境工程 | 合肥工业大学 | B++(4★)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合肥工业大学 | B++(4★) |
英语 | 合肥工业大学 | B++(4★)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合肥工业大学 | B++(4★) |
智能车辆工程 | 合肥工业大学 | A++(3★)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合肥工业大学 | B+(3★) |
合肥工业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类别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类,隶属于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24年合肥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在全国共招生37人,学费为6050元/年。
环境工程专业(合肥与宣城校区招生)环境工程是一门综合应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手段协调环境与发展,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新兴交叉学科。本专业依托我校工程学、化学、生物学、地学及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聚焦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功能材料、生态与污染修复、环境化学与过程污染控制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拥有纳米矿物与污染控制安徽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2年获批省级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试点专业,2016年获批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9年获批为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央赛道)。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及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授予权。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知识宽厚、综合素质高、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具备水、气、物理性、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环境影响评价、规划与管理、生态修复等专业知识;具有污染控制工程设计及从事环境评价与规划管理能力;掌握环境工程领域新理论、新工艺和新方法研发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具备良好科学、工程素质与能力及伦理道德素养,自觉服务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骨干与领军人才。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胜任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环境监测、环境评价与管理、环境污染设施的运行管理、环保设备研制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可在各级环境管理部门、监测机构、设计院和研究所、企业环保部门,从事环境管理、设计及运营工作;或进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继续深造,攻读硕/博士学位。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专业特色注重同工程学、化学、生物学、地学及管理学等专业的交叉融合,强调理论与应用并重,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