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四川师范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软科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147位,实力仅次于大连交通大学;在四川省内排名第8位,排在四川农业大学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四川师范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306所大学上榜。其中,四川师范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位列全国第147名,仅排在西安邮电大学和大连交通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省份 |
---|---|---|---|---|
14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B+ | 四川 |
14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太原科技大学 | B+ | 山西 |
14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湖南工程学院 | B+ | 湖南 |
14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西安邮电大学 | B+ | 陕西 |
14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大连交通大学 | B+ | 辽宁 |
147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川师范大学 | B+ | 四川 |
15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河北科技大学 | B+ | 河北 |
15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川农业大学 | B+ | 四川 |
15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安徽工程大学 | B+ | 安徽 |
15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重庆科技大学 | B+ | 重庆 |
15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河南师范大学 | B+ | 河南 |
在四川省,共有16所高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四川师范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位列四川省内第8名,超越了四川农业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西南交通大学 | A+ | 成都 | 10 |
2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川大学 | A | 成都 | 20 |
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子科技大学 | A | 成都 | 35 |
4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西南石油大学 | B+ | 成都 | 106 |
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西华大学 | B+ | 成都 | 112 |
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成都理工大学 | B+ | 成都 | 133 |
7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B+ | 成都 | 141 |
8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川师范大学 | B+ | 成都 | 147 |
9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川农业大学 | B+ | 雅安 | 151 |
1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西南科技大学 | B | 绵阳 | 199 |
1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西南民族大学 | B | 成都 | 206 |
12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成都大学 | B | 成都 | 228 |
1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B | 德阳 | 231 |
14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B | 自贡 | 262 |
1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成都工业学院 | B | 成都 | 266 |
1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攀枝花学院 | B | 攀枝花 | 302 |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四川师范大学共有80个专业上榜。其中,四川师范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市场营销、环境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
经济学 | 四川师范大学 | B+ |
生物技术 | 四川师范大学 | B |
英语 | 四川师范大学 | B+ |
市场营销 | 四川师范大学 | B+ |
环境工程 | 四川师范大学 | B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川师范大学 | B+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川师范大学 | B+ |
通信工程 | 四川师范大学 | B+ |
软件工程 | 四川师范大学 | B+ |
工商管理 | 四川师范大学 | B+ |
法学 | 四川师范大学 | B+ |
四川师范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类别为哲学类,隶属于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2024年四川师范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全国共招生182人,学费为6240元/年。
创办时间 1960年 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综合项目试点专业。
普通本科,国家级特色专业、四川省特色专业,招生类别:文史。
培养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依托我校教育学科优势,着眼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素养,具有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能在各类学校从事相关学科的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相关工作及行政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