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长安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A+等级,全国排名第3位,实力仅次于长沙理工大学;在陕西省内排名第1位,排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长安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58所大学上榜。其中,长安大学交通运输专业位列全国第3名,仅排在长沙理工大学和中南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1 | 交通运输 | 西南交通大学 | A++(7★) | 四川 |
2 | 交通运输 | 北京交通大学 | A++(7★) | 北京 |
3 | 交通运输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6★) | 北京 |
3 | 交通运输 | 中南大学 | A+(6★) | 湖南 |
3 | 交通运输 | 长沙理工大学 | A+(6★) | 湖南 |
3 | 交通运输 | 长安大学 | A+(6★) | 陕西 |
7 | 交通运输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A+(6★) | 河北 |
7 | 交通运输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6★) | 黑龙江 |
7 | 交通运输 | 吉林大学 | A+(6★) | 吉林 |
7 | 交通运输 | 华东交通大学 | A+(6★) | 江西 |
11 | 交通运输 | 兰州交通大学 | A(5★) | 甘肃 |
在陕西省,共有2所高校的交通运输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长安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位列陕西省内第1名,超越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交通运输 | 长安大学 | A+(6★) | 西安市 | 3 |
2 | 交通运输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B++(4★) | 西安市 | 23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长安大学共有55个专业上榜。其中,长安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获得了A+级评价,档次为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地质工程、汽车服务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长安大学 | A++(6★) |
地质工程 | 长安大学 | A+(6★) |
交通运输 | 长安大学 | A+(6★) |
汽车服务工程 | 长安大学 | A++(5★)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长安大学 | A+(5★) |
资源勘查工程 | 长安大学 | A(5★) |
交通工程 | 长安大学 | A(5★) |
车辆工程 | 长安大学 | A(5★) |
长安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类别为交通运输类,隶属于长安大学运输工程学院。2024年长安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在全国共招生240人,学费为6600元/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较坚实的数学、力学、管理学、计算机、外。
语、必要的人文社科和经济管理基础知识以及机电、土木、系统工程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掌握载运。
工具运用与保障技术、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客货运输组织及调度等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交。
通运输领域从事载运工具技术使用与管理、运输规划与设计、运输组织、管理和调度等工作,能在教。
学、科研单位从事相关教学科研工作的宽口径应用型和复合型工程技术、管理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交通运输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
工程等学科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载运工具技术运用与管理、运输线网和枢纽规划与。
设计、客货运输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载运工具运用与保障技术、交通运输系统规。
划、客货运输组织调度等系统知识,并具备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交通运输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
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交通运输工程工作的所需的工程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
运输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运输安全质量、运输环境、职业健康和运输服务的意识。
4.掌握扎实的交通运输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基。
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5.掌握交通运输领域常用的一般技术分析方法或设计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分析。
交通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能够参与运输生产及运营系统的设计,并具。
有保障其稳定运行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运输系统或相关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
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能力,具有职业发展。
学习能力。
8.了解国内外关于交通运输领域的技术标准、政策和法规。
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
10.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不少于一门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
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交通运输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运筹学、机电工程学、交通运输设备及技术使用、载运工具检测与诊断技术及。
其维护、运输组织学、运输经济学、交通运输安全、交通运输法规、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交通。
运输企业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分为课程实验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两部分,包括驾驶实习、生产实习、。
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科技训练等多种形式。
主要专业实验:大学物理实验、力学实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交通运输设备及性能实验、运。
输系统模拟与仿真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