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浙江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被软科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139位,实力仅次于大连民族大学;在浙江省内排名第9位,排在温州大学之上。
此外,浙江外国语学院的日语专业还是省级特色专业!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浙江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日语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257所大学上榜。其中,浙江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位列全国第139名,仅排在赣南师范大学和大连民族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省份 |
---|---|---|---|---|
134 | 日语 | 上海海事大学 | B+ | 上海 |
135 | 日语 | 贵州师范大学 | B+ | 贵州 |
136 | 日语 | 南通大学 | B+ | 江苏 |
136 | 日语 | 赣南师范大学 | B+ | 江西 |
138 | 日语 | 大连民族大学 | B+ | 辽宁 |
139 | 日语 | 浙江外国语学院 | B+ | 浙江 |
141 | 日语 | 江西财经大学 | B+ | 江西 |
142 | 日语 | 长沙学院 | B+ | 湖南 |
142 | 日语 | 广州大学 | B+ | 广东 |
144 | 日语 | 沈阳师范大学 | B+ | 辽宁 |
145 | 日语 | 福州大学 | B+ | 福建 |
在浙江省,共有17所高校的日语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浙江外国语学院的日语专业位列浙江省内第9名,超越了温州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日语 | 浙江大学 | A+ | 杭州 | 5 |
2 | 日语 | 杭州师范大学 | A | 杭州 | 37 |
3 | 日语 | 浙江工商大学 | A | 杭州 | 44 |
4 | 日语 | 宁波大学 | A | 宁波 | 47 |
5 | 日语 | 浙江师范大学 | B+ | 金华 | 52 |
6 | 日语 | 浙江工业大学 | B+ | 杭州 | 94 |
7 | 日语 | 浙江理工大学 | B+ | 杭州 | 113 |
8 | 日语 | 浙江财经大学 | B+ | 杭州 | 123 |
9 | 日语 | 浙江外国语学院 | B+ | 杭州 | 139 |
10 | 日语 | 温州大学 | B | 温州 | 181 |
11 | 日语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 B | 绍兴 | 192 |
12 | 日语 | 湖州师范学院 | B | 湖州 | 205 |
13 | 日语 | 嘉兴大学 | B | 嘉兴 | 206 |
14 | 日语 | 绍兴文理学院 | B | 绍兴 | 218 |
15 | 日语 | 浙大城市学院 | B | 杭州 | 218 |
16 | 日语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 B | 宁波 | 229 |
17 | 日语 | 宁波工程学院 | B | 宁波 | 253 |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浙江外国语学院共有25个专业上榜。其中,浙江外国语学院的日语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旅游管理、学前教育、电子商务、汉语言文学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
网络与新媒体 | 浙江外国语学院 | B+ |
金融工程 | 浙江外国语学院 | B |
汉语国际教育 | 浙江外国语学院 | B+ |
旅游管理 | 浙江外国语学院 | B+ |
学前教育 | 浙江外国语学院 | B+ |
日语 | 浙江外国语学院 | B+ |
电子商务 | 浙江外国语学院 | B+ |
汉语言文学 | 浙江外国语学院 | B+ |
英语 | 浙江外国语学院 | B+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浙江外国语学院 | B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浙江外国语学院 | B+ |
浙江外国语学院的日语专业类别为理学类,隶属于浙江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2024年浙江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在全国共招生103人,学费为4800元/年。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了解日本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管理及接待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掌握较系统的日语文学基础知识,了解我国国情和日本国社会文化,具有运用日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基础日语、日语语法、日语阅读、日语听说、日语写作基础,报刊导读、日本历史、日本概况、日本文学史、日本经济、语言实践活动、社会实习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可设置的专业方向:科技日语。 就业面向:各级政府涉外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关、学校、三资企业等部门,从事外事、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接待服务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