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A+等级,全国排名第13位,实力仅次于浙江大学;在江苏省内排名第1位,排在东南大学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161所大学上榜。其中,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位列全国第13名,仅排在浙江大学和陕西科技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7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华南理工大学 | A+(6★) | 广东 |
7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太原理工大学 | A+(6★) | 山西 |
7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西安交通大学 | A+(6★) | 陕西 |
7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陕西科技大学 | A+(6★) | 陕西 |
7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浙江大学 | A+(6★) | 浙江 |
13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南京工业大学 | A+(6★) | 江苏 |
14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A(5★) | 北京 |
14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广东工业大学 | A(5★) | 广东 |
14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郑州大学 | A(5★) | 河南 |
14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武汉工程大学 | A(5★) | 湖北 |
14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中南大学 | A(5★) | 湖南 |
在江苏省,共有10所高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南京工业大学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位列江苏省内第1名,超越了东南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南京工业大学 | A+(6★) | 南京市 | 13 |
2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东南大学 | B++(4★) | 南京市 | 34 |
3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南京理工大学 | B++(4★) | 南京市 | 34 |
4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苏州大学 | B++(4★) | 苏州市 | 34 |
5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江南大学 | B++(4★) | 无锡市 | 34 |
6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中国矿业大学 | B++(4★) | 徐州市 | 34 |
7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南京林业大学 | B++(4★) | 南京市 | 84 |
8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江苏大学 | B++(4★) | 镇江市 | 34 |
9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常州大学 | B++(4★) | 常州市 | 84 |
10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江苏海洋大学 | B++(4★) | 连云港市 | 84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南京工业大学共有38个专业上榜。其中,南京工业大学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获得了A+级评价,档次为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南京工业大学 | A+(6★)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南京工业大学 | A+(6★)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南京工业大学 | A(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南京工业大学 | A(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南京工业大学 | A(5★)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南京工业大学 | B++(4★)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南京工业大学 | B++(4★) |
南京工业大学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类别为化工与制药类,隶属于南京工业大学2011学院。2024年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全国共招生226人,学费为6380元/年。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南京工业大学 的主干专业之一,具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源于 1921 年金陵大学工业化学系和 1927 年第四中山大学化工科,创始人时钧院士是我国化工学科倡导者之一,培养了以 18 名两院院士为 代表的大批杰出科学、工程与管理人才。本专业为国家级特 色专业,首批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本 专业形成了基于“课程链 - 人才链 - 产业链”三链对接的特 色化工人才培养体系,本科生培养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本专业立足江苏,服务长三角区域经济建设,面向全国, 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大化工行业发展及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为我国化工、石油、石化、医药、农药、材料、能源、冶金、环保、 轻工、日化、生化、食品和消防等行业,输送研究开发、工程 设计、生产管理和市场开拓所需的高级工程科学与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