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38位,实力仅次于西安工业大学;在四川省内排名第3位,排在西南交通大学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213所大学上榜。其中,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位列全国第38名,仅排在西安工业大学和西安科技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38 | 电子信息工程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B++(4★) | 山东 |
38 | 电子信息工程 | 山东理工大学 | B++(4★) | 山东 |
38 | 电子信息工程 | 中北大学 | B++(4★) | 山西 |
38 | 电子信息工程 | 西安科技大学 | B++(4★) | 陕西 |
38 | 电子信息工程 | 西安工业大学 | B++(4★) | 陕西 |
38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川大学 | B++(4★) | 四川 |
38 | 电子信息工程 | 西南交通大学 | B++(4★) | 四川 |
38 | 电子信息工程 | 西南民族大学 | B++(4★) | 四川 |
38 | 电子信息工程 | 西南科技大学 | B++(4★) | 四川 |
38 | 电子信息工程 | 天津工业大学 | B++(4★) | 天津 |
38 | 电子信息工程 | 天津理工大学 | B++(4★) | 天津 |
在四川省,共有9所高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四川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位列四川省内第3名,超越了西南交通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子科技大学 | A(5★) | 成都市 | 22 |
2 | 电子信息工程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A+(5★) | 成都市 | 8 |
3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川大学 | B++(4★) | 成都市 | 38 |
4 | 电子信息工程 | 西南交通大学 | B++(4★) | 成都市 | 38 |
5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川师范大学 | B++(4★) | 成都市 | 89 |
6 | 电子信息工程 | 西南民族大学 | B++(4★) | 成都市 | 38 |
7 | 电子信息工程 | 西南科技大学 | B++(4★) | 绵阳市 | 38 |
8 | 电子信息工程 | 成都理工大学 | B+(3★) | 成都市 | 178 |
9 | 电子信息工程 | 成都大学 | B+(3★) | 成都市 | 178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四川大学共有148个专业上榜。其中,四川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高水平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物理学、工业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统计学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安全工程 | 四川大学 | B++(4★) |
财政学 | 四川大学 | B++(4★) |
行政管理 | 四川大学 | B++(4★) |
物理学 | 四川大学 | B++(4★) |
工业设计 | 四川大学 | B++(4★)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川大学 | B++(4★)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川大学 | B++(4★) |
统计学 | 四川大学 | B++(4★) |
视觉传达设计 | 四川大学 | B++(4★) |
电子商务 | 四川大学 | B++(4★) |
财务管理 | 四川大学 | B++(4★) |
四川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类别为电子信息类,隶属于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2024年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全国共招生85人,学费为85000元/年。
培养目标。
掌握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和现代通信的理论和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网络工程技术,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与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及实验、集成电路及应用、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接口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软件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信息与信号理论基础、随机信号分析、数字信号处理、现代通信技术及实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天线与电波传播、编码理论、移动通信、通信组网与交换技术、短波和微波通信、宽带通信网、光纤通信、计算机通信、图象通信、卫星通信、扩频通信、雷达原理、嵌入式系统设计、单片机技术及设计、现代通信息系统实验、现代电子学实验。
就业方向。
通信公司、通信设备研制与开发生产部门、信息产业部门、广播电视部门、电台、地面站、中继站、雷达站、遥控检测、航空航天、计算机应用、电力、电子等专业部门和能源交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通信科研、通信系统和电子系统的设计、产品开发和生产、通信组网、通信设备和电子设备的运行维护,科技管理、市场营销和教学、科研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