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师范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排名怎么样?好不好

发布:2025-05-18 09:19:49 新高考网

合肥师范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合肥师范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被软科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74位,实力仅次于东北电力大学;在安徽省内排名第6位,排在合肥大学之上。

合肥师范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排名怎么样?好不好

一、合肥师范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排名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合肥师范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1、合肥师范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排名一览表(全国)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82所大学上榜。其中,合肥师范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位列全国第74名,仅排在聊城大学和东北电力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专业评级省份
69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北方民族大学B宁夏
70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河北科技大学B河北
71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渤海大学B辽宁
72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聊城大学B山东
73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东北电力大学B吉林
74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合肥师范学院B安徽
75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辽宁工业大学B辽宁
76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厦门理工学院B福建
77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合肥大学B安徽
77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云南师范大学B云南
79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鲁东大学B山东

2、合肥师范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排名一览表(本省)

在安徽省,共有7所高校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合肥师范学院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位列安徽省内第6名,超越了合肥大学。

省内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专业评级城市全国排名
1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安徽大学A合肥12
2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合肥工业大学A合肥13
3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安徽建筑大学B合肥51
4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安徽师范大学B芜湖56
5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安徽工程大学B芜湖67
6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合肥师范学院B合肥74
7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合肥大学B合肥77

二、合肥师范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在本校怎么样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合肥师范学院共有40个专业上榜。其中,合肥师范学院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小学教育、动画、应用心理学、音乐学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院校名称专业评级
互联网金融合肥师范学院B+
运动康复合肥师范学院B
运动训练合肥师范学院B
小学教育合肥师范学院B+
动画合肥师范学院B+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合肥师范学院B
应用心理学合肥师范学院B+
音乐学合肥师范学院B+
经济统计学合肥师范学院B
网络与新媒体合肥师范学院B+
食品质量与安全合肥师范学院B

三、合肥师范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简介

合肥师范学院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隶属于合肥师范学院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2024年合肥师范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在全国共招生120人,学费为4900元/年。

专业基本情况:本专业培养掌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设计方面理论与技能,可以在动力电池、太阳能发电、以及节能环保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制造和管理的专业人才。本专业拥有一支全部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队伍,拥有多个本科教学实验平台及科研实验室。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合肥、面向安徽、服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坚实的材料、物理、化学和电子等学科的基础知识,系统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等方面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并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1、知识规格掌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锂离子电池生产及组装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能满足锂电行业企业的生产运行、技术服务、产品检测与生产管理等第一线需要,并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技能型人才。2、能力规格具备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备锂电应用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锂离子电池生产、组装和检测的能力。3、素质规格要求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较强的社会道德意识和法制意识,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课程设置:以应用型办学定位为指导思想,按照“三新” “三会”的教学理念,加强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并具有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以专业知识为主线,由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以及实践实训课等构成课程体系,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主修课程: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与产品检测、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工艺、燃料电池材料、锂电安全生产与环保、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无机化学、电化学基础、新能源材料概论、材料科学基础、薄膜技术、磁性材料、能量转换材料与器件、材料分析方法、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等。所服务领域和行业:本专业建立了特色鲜明的能源学科技术和科研人才培养体系,突出与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与需求的紧密联系。毕业生可以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在新能源企业、研究所等从事太阳能光伏发电、动力电池、燃料电池、节能环保领域从事研究、设计与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