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好不好?排名怎么样

发布:2025-05-06 22:55:16 新高考网

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被软科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19位,实力仅次于中山大学;在甘肃省内排名第1位。

此外,兰州大学的地质工程专业还是省级特色专业!

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好不好?排名怎么样

一、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排名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1、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全国)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地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32所大学上榜。其中,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位列全国第19名,仅排在福州大学和中山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专业评级省份
14地质工程西安科技大学B+陕西
15地质工程山东科技大学B+山东
16地质工程太原理工大学B+山西
17地质工程福州大学B+福建
18地质工程中山大学B+广东
19地质工程兰州大学B+甘肃
20地质工程河南理工大学B河南
21地质工程贵州大学B贵州
22地质工程南京工业大学B江苏
23地质工程青海大学B青海
24地质工程三峡大学B湖北

2、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本省)

在甘肃省,共有1所高校的地质工程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兰州大学的地质工程专业位列甘肃省内第1名。

省内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专业评级城市全国排名
1地质工程兰州大学B+兰州19

二、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在本校怎么样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兰州大学共有95个专业上榜。其中,兰州大学的地质工程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儿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麻醉学、物理学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院校名称专业评级
应用化学兰州大学A
数字媒体技术兰州大学A
材料物理兰州大学B+
儿科学兰州大学B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兰州大学A
地质工程兰州大学B+
麻醉学兰州大学B+
物理学兰州大学A
临床药学兰州大学B
马克思主义理论兰州大学B
农林经济管理兰州大学B+

三、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简介

兰州大学的地质工程专业类别为哲学类,隶属于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2024年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在全国共招生46人,学费为5800元/年。

一、专业简介1.1 学科属性按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地质工程专业属工学地质类,专业代码081401,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1.2 历史沿革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前身为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隶属于地质系),创建于1976年,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8年,随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原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调整为地质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106Y)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802)两个专业。1999年随地质系一道与地理科学系和大气科学系共同组建资源与环境学院。2002年地质工程专业独立组建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系。2005年6月,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系与力学系共同组建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同时更名为地质工程系,下设地质工程专业。1.3 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1) 师资队伍本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1人;特聘教授1人、甘肃省“555人才”1人、甘肃省学科带头人1人。所有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学术造诣高、教学水平高、工程实践经验丰富。此外,本专业有兼职教授7人(其中院士2人)。本专业有专职实验技术人员3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2人。(2) 实验实习平台本专业拥有齐备的实验实习平台,室内实习由学院本科生工程实验中心完成,包括工程测量实验室、工程制图室、工程力学实验室、材料实验室、基础地质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岩体力学实验室和工程地质勘察实验室。此外,与本专业培养相关的全校公共实验室有CAD多媒体实验室、大学物理实验室和大学化学实验室等。本专业建设有两个野外实习实训基地:基础地质野外实习基地和地质工程综合实习基地,以保障工程实践教学环节。(3) 图书资料学校图书馆收藏有丰富的本专业相关的图书、期刊、资料,有齐备的数字化资源和检索工具,满足学生在各类教学环节中查阅所需的资料。1.4 优势与特色地质工程是地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技术专业,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对具有良好素质的地质工程技术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为甘肃省重点学科,拥有博士点、硕士点、工程硕士点(地质工程领域)、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科教学项目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兰州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科研项目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二、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2.1 人才培养定位本专业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的高质量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2.2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工程地质、岩土钻掘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获得相关的工程训练,能在土木、水利、电力、交通等各类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以及矿产资源勘查与开采等单位从事工程勘察、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资源勘探与采掘技术和工程监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三、基本要求本专业毕业生要求在牢固掌握数学、物理学、化学、外语和计算机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地质学、力学、工程地质学、岩土钻掘工程等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工程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管理、资源勘探与采掘、岩土钻掘工艺与设备开发等的能力。通过本科阶段良好的基础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训练,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1 知识要求(1) 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熟悉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公共政策和管理基本知识;熟悉摄影与素描的基本技能;了解心理学、文学和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2) 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工程数学和工程力学的知识;熟悉化学和物理学的基本知识。(3) 工程科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测量;熟悉工程材料、工程结构、工程施工;了解电工电子学、工程管理、工程经济、工程规划、建设法规。(4) 专业工具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信息技术、计算机基本原理和程序设计的知识;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5) 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基础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水文地质学、工程岩土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分析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熟悉地球物理、遥感、测试试验与监测、地质灾害等的知识和方法;熟悉本专业常用软件和工具的使用;了解地质工程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了解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知识,包括地球系统科学、水文与水资源、地理学、3S技术、环境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矿山工程、文物与遗迹保护、机电设备和可持续发展等;了解地质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3.2 能力要求(1) 自然科学综合应用能力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基础,能熟练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解决地质工程中相关技术问题,包括试验(测试、监测)的设计、试验数据的整理(统计、分析)、试验结果及有关地质现象的机理解释。(2) 工具熟练应用能力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及其相关的外文技术文献;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和文献检索能力,能熟练使用常用软件(办公、图形图像),完成各类信息检索和日常办公文件编写;具有较高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水平,能编制简单程序解决工作中的相关问题。(3) 工程科学综合应用能力具有运用工程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来解决地质工程中相关问题的能力,能开展地质工作中的测绘与测量、放样与定点,熟练完成工程地质所需各种图件的编制。(4) 专业综合能力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系统掌握地质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地质工程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程序,熟悉常用的专业软件和计算分析工具,熟悉各类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具有针对各类工程的特点和建设阶段(规划、设计、施工)确定相应地质工作内容和重点的能力;具有独立开展地质工程工作的能力,能综合运用本专业及工程科学的相关手段和方法,独立开展各类工程的勘察(测绘、勘探、室内试验、现场试验、测试与监测),包括地质工程工作的设计、实施、资料处理与分析;具有从事各类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地质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完成各类计算,分析和解释地质工程工作中的各类现象,并做出相应评价;具有编写工作报告(勘察报告、设计文件、研究报告等)的能力。 3.3 综合素质(1) 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2) 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能乐观而正确地面对各种挑战和挫折,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3) 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勇于承担技术责任;(4) 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5)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6) 具有良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7) 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开拓进取精神、科学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和一定的创新能力;(8) 具有在地质工程领域获取信息以及职业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四、学制与学分4.1 学制本专业实行学年学分制,学制4年。本专业允许完全学分制,学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但具有学籍的时间最长不超过8年,累计修业时间不超过6年。4.2 学分本专业规定毕业时的最少完成学分为155学分。4.3 学位完成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内容,并符合学校相关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五、专业主干课程、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5.1 专业主干课程基础地质学(普通地质学、岩石矿物学、构造地质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分析原理)。5.2 特色课程工程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岩土弹塑性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工程科学(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结构、工程建设)、岩土体工程(地基基础、边坡工程、地下工程)和地质灾害。5.3 精品课程土力学、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地基基础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