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A++等级,全国排名第5位,实力仅次于浙江大学;在重庆市内排名第1位,排在西南大学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198所大学上榜。其中,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位列全国第5名,仅排在浙江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清华大学 | A++(8★) | 北京 |
2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西安交通大学 | A++(7★) | 陕西 |
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华中科技大学 | A++(7★) | 湖北 |
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浙江大学 | A++(7★) | 浙江 |
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重庆大学 | A++(7★) | 重庆 |
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A+(6★) | 北京 |
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福州大学 | A+(6★) | 福建 |
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河北工业大学 | A+(6★) | 天津 |
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东南大学 | A+(6★) | 江苏 |
1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6★) | 黑龙江 |
在重庆市,共有4所高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重庆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位列重庆市内第1名,超越了西南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重庆大学 | A++(7★) | 沙坪坝区 | 5 |
2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西南大学 | B++(4★) | 北碚区 | 88 |
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重庆邮电大学 | B++(4★) | 南岸区 | 40 |
4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重庆理工大学 | B+(3★) | 巴南区 | 133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重庆大学共有91个专业上榜。其中,重庆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得了A++级评价,档次为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采矿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市场营销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采矿工程 | 重庆大学 | A++(7★)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重庆大学 | A++(7★)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重庆大学 | A+(6★) |
市场营销 | 重庆大学 | A++(6★) |
冶金工程 | 重庆大学 | A+(6★) |
车辆工程 | 重庆大学 | A+(6★) |
土木工程 | 重庆大学 | A+(6★) |
重庆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类别为电气类,隶属于重庆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学院。2024年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全国共招生51人,学费为80000元/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唯一本科专业,2007年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深入贯彻执行《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推动实施《重庆大学本科教育2029行动计划》,2021年开始学校全面推进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工作,学院专业培养目标为:面向电力与能源及相关信息领域国家需求和科技前沿,培养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专业基础、突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宽阔的国际视野,针对复杂科学和工程问题能开展多因素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具有正确的人生观、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健的意志与体魄的高素质人才。本专业建立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体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视野拓展、人格塑造”四个维度为途径的“一体四维”电气工程类研究型本科教育体系,打造了“校企协同、多学科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协同”的多元协同育人模式。专业多年来坚持分类培养的模式,鼓励个性化发展。办学89年来,学院形成了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了2万余名高级人才,包括:杨士中、孙才新、李文沅等两院院士6人、国家卓越工程师1人、全国劳动模范2人、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和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余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5人等一大批杰出人才。近5年,在校生获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1人,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金奖20余项。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牵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