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A+等级,全国排名第3位,实力仅次于南华大学。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9所大学上榜。其中,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位列全国第3名,仅排在南华大学和兰州大学之后。
|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 1 |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 兰州大学 | A++(6★) | 甘肃 |
| 2 |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 南华大学 | A+(5★) | 湖南 |
| 3 |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A+(4★) | 北京 |
| 3 |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A+(4★) | 黑龙江 |
| 3 |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 南京理工大学 | A+(4★) | 江苏 |
| 3 |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4★) | 江苏 |
| 3 |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 西南科技大学 | A+(4★) | 四川 |
| 8 |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 东华理工大学 | B+(3★) | 江西 |
在北京市,共有1所高校的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的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位列北京市内第1名。
|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 1 |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A+(4★) | 昌平区 | 3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共有38个专业上榜。其中,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的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获得了A+级评价,档次为中国高水平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详见如下。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A++(5★) |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A++(5★) |
| 通信工程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A(5★)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A(5★) |
| 自动化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A(5★) |
|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A+(4★)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A+(4★) |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B++(4★) |
| 工程管理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A(4★)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A(4★) |
| 水利水电工程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B++(4★)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的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类别为核工程类,隶属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专业根据我国核电事业发展前景和对人才的需求而设置;本专业人才培养服务于核电工程,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品德优良、身心健康,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理论基础扎实、创新意识强、自主学习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良好发展潜力,掌握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的基础理论及先进知识,具备解决本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较强的人际沟通、团队协作、组织管理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学生毕业后能胜任核电厂的辐射防护、核电厂辐射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核安全分析与核安全监管、核电厂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工作、核探测器的开发,也能胜任其他相关行业的核辐射监测与防护、核安全评价等项目的管理、科研、设计、生产等工作。
毕业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1.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政治理论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基础和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较强的环境、健康、安全意识。
2.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内的现代工具使用与实验操作技能,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3. 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写、译的基础,能顺利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
4.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终生学习意识、设计开发能力、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5.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能够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专业主干课: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电子技术基础、核物理基础、核反应堆物理分析、核反应堆安全分析、核电厂系统与设备、核辐射探测、核电子学、辐射剂量学、核电厂环境影响评价与核应急、物理前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