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广东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被软科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97位,实力仅次于河南师范大学;在广东省内排名第7位,排在暨南大学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广东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274所大学上榜。其中,广东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位列全国第97名,仅排在贵州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省份 |
---|---|---|---|---|
92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B+ | 山东 |
93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B+ | 江苏 |
94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四川师范大学 | B+ | 四川 |
95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贵州大学 | B+ | 贵州 |
96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河南师范大学 | B+ | 河南 |
97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广东工业大学 | B+ | 广东 |
98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西北师范大学 | B+ | 甘肃 |
99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温州大学 | B+ | 浙江 |
100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江西师范大学 | B+ | 江西 |
100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浙江理工大学 | B+ | 浙江 |
102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安徽师范大学 | B+ | 安徽 |
在广东省,共有19所高校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广东工业大学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位列广东省内第7名,超越了暨南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中山大学 | A | 广州 | 14 |
2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A | 广州 | 29 |
3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南方科技大学 | A | 深圳 | 29 |
4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华南师范大学 | A | 广州 | 38 |
5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广州大学 | A | 广州 | 49 |
6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深圳大学 | B+ | 深圳 | 88 |
7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广东工业大学 | B+ | 广州 | 97 |
8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暨南大学 | B+ | 广州 | 111 |
9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汕头大学 | B+ | 汕头 | 123 |
10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华南农业大学 | B+ | 广州 | 136 |
11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广东财经大学 | B+ | 广州 | 140 |
12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佛山大学 | B+ | 佛山 | 146 |
13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 B+ | 深圳 | 162 |
14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B | 广州 | 173 |
15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五邑大学 | B | 江门 | 178 |
16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 B | 深圳 | 238 |
17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B | 广州 | 245 |
18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韩山师范学院 | B | 潮州 | 254 |
19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惠州学院 | B | 惠州 | 261 |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广东工业大学共有86个专业上榜。其中,广东工业大学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
生物医学工程 | 广东工业大学 | B |
人工智能 | 广东工业大学 | B+ |
工商管理 | 广东工业大学 | B+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广东工业大学 | B+ |
应用物理学 | 广东工业大学 | B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广东工业大学 | B+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广东工业大学 | B+ |
经济学 | 广东工业大学 | B+ |
会计学 | 广东工业大学 | B+ |
化学 | 广东工业大学 | B |
美术学 | 广东工业大学 | B |
广东工业大学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类别为哲学类,隶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2024年广东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全国共招生30人,学费为6850元/年。
本专业以广东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为背景,瞄准现代智能制造领域的核心技术,培养学生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人工智能领域的基本知识与技术;培养既有深厚数学底蕴又有较强实际应用能力,并与广东工业企业高度融合的应用型数学人才。主要以问题驱动、项目驱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智能系统研发能力和数学专业软件的实际操作应用能力的培养。主要开设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