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河北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被软科评为A等级,全国排名第6位,实力仅次于上海师范大学;在河北省内排名第1位,排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之上。
此外,河北师范大学的科学教育专业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还被评为了C+类学科专业,为河北师范大学王牌专业之一,实力雄厚,毕业生就业率也一直名列前茅!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河北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科学教育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33所大学上榜。其中,河北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位列全国第6名,仅排在广西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省份 |
---|---|---|---|---|
1 | 科学教育 | 浙江师范大学 | A+ | 浙江 |
2 | 科学教育 | 华中师范大学 | A+ | 湖北 |
3 | 科学教育 | 华南师范大学 | A | 广东 |
4 | 科学教育 | 广西师范大学 | A | 广西 |
5 | 科学教育 | 上海师范大学 | A | 上海 |
6 | 科学教育 | 河北师范大学 | A | 河北 |
7 | 科学教育 | 四川师范大学 | B+ | 四川 |
8 | 科学教育 | 杭州师范大学 | B+ | 浙江 |
9 | 科学教育 | 重庆师范大学 | B+ | 重庆 |
10 | 科学教育 | 湖州师范学院 | B+ | 浙江 |
11 | 科学教育 | 闽南师范大学 | B+ | 福建 |
在河北省,共有3所高校的科学教育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河北师范大学的科学教育专业位列河北省内第1名,超越了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科学教育 | 河北师范大学 | A | 石家庄 | 6 |
2 | 科学教育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 B | 秦皇岛 | 30 |
3 | 科学教育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B | 承德 | 33 |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河北师范大学共有70个专业上榜。其中,河北师范大学的科学教育专业获得了A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汽车维修工程教育、数据计算及应用、舞蹈表演、运动康复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 河北师范大学 | A+ |
家政学 | 河北师范大学 | A+ |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 河北师范大学 | A |
汽车维修工程教育 | 河北师范大学 | B |
数据计算及应用 | 河北师范大学 | B+ |
科学教育 | 河北师范大学 | A |
舞蹈表演 | 河北师范大学 | A |
运动康复 | 河北师范大学 | B+ |
葡萄牙语 | 河北师范大学 | B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河北师范大学 | B+ |
教育技术学 | 河北师范大学 | B+ |
河北师范大学的科学教育专业类别为经济学类,隶属于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1、培养目标科学教育专业是为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于2005年开设的新专业。该专业培养具有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掌握科学教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良好的科学教育素质和职业技能,能在中小学从事“科学”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在教育科研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从事基础科学教学研究与科学普及教育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2、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科学实验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在学科专长的基础上,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技术;3)具有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家有关科学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科学教育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3、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四至六年内完成学业;毕业最低学分不得低于155学分;对修满155学分并符合学位条例要求的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4、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A、基础化学实验C-1、基础化学实验C-2、生命化学、植物学、动物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科学技术与社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微生物学、普通生态学、生物进化论。5、就业方向中小学科学课程及其他多学科课程的教学、管理;科学教育研究与管理;科技场馆、科学普及、科技出版等领域的工作;其它有关的工作。6、专业特色综合掌握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等)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拥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知识背景更为宽厚,综合驾驭能力更强,既能适应综合科学课程的教学,又能在多门课程上学有所长,具备在中等学校从事科学教育、科学教学研究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