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A++等级,全国排名第1位;在北京市内排名第1位,排在首都师范大学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31所大学上榜。其中,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位列全国第1名。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1 | 文化产业管理 | 中国传媒大学 | A++(5★) | 北京 |
1 | 文化产业管理 | 上海交通大学 | A++(5★) | 上海 |
3 | 文化产业管理 | 山东财经大学 | A+(4★) | 山东 |
3 | 文化产业管理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A+(4★) | 陕西 |
5 | 文化产业管理 | 首都师范大学 | A(4★) | 北京 |
5 | 文化产业管理 | 北京电影学院 | A(4★) | 北京 |
在北京市,共有7所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中国传媒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位列北京市内第1名,超越了首都师范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文化产业管理 | 中国传媒大学 | A++(5★) | 朝阳区 | 1 |
2 | 文化产业管理 | 首都师范大学 | A(4★) | 海淀区 | 5 |
3 | 文化产业管理 | 北京电影学院 | A(4★) | 海淀区 | 5 |
4 | 文化产业管理 | 中央财经大学 | B++(3★) | 海淀区 | 14 |
5 | 文化产业管理 | 中央美术学院 | B++(3★) | 朝阳区 | 14 |
6 | 文化产业管理 | 中国戏曲学院 | B++(3★) | 丰台区 | 14 |
7 | 文化产业管理 | 北京舞蹈学院 | B++(3★) | 海淀区 | 14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中国传媒大学共有65个专业上榜。其中,中国传媒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获得了A++级评价,档次为中国一流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国际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工程、视觉传达设计、影视摄影与制作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传播学 | 中国传媒大学 | A+(6★) |
录音艺术 | 中国传媒大学 | A++(5★) |
网络与新媒体 | 中国传媒大学 | A++(5★) |
国际新闻与传播 | 中国传媒大学 | A++(5★) |
广播电视工程 | 中国传媒大学 | A++(5★) |
文化产业管理 | 中国传媒大学 | A++(5★) |
视觉传达设计 | 中国传媒大学 | A++(5★) |
影视摄影与制作 | 中国传媒大学 | A+(5★)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 中国传媒大学 | A(5★) |
编辑出版学 | 中国传媒大学 | A(5★) |
动画 | 中国传媒大学 | A+(5★) |
中国传媒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类别为工商管理类,隶属于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2024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全国共招生26人,学费为5000元/年。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于2004年设立,为教育部首批设立该专业的四所高校之一,现已形成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全学历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2010年,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获批为“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9年成为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凝练出“经济管理+文化产业+其它技能”的培育模式,形成特色明显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在专业培养上,遵循国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标准,瞄准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前沿,开设有文化经济学、文化贸易学、文化产业发展史论、文化资源学、数字文化产业、国际文化产业等特色课程,定期聘请境外教师开展国际化教学。培养目标结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对接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需求,确立宽口径、跨学科、强能力的培养思路,培养具有良好的文史哲基础和产业数字化能力,了解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的知识基础,掌握文化产业专业技能,能在文化产业、媒体及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创意、策划、管理、运营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文化人才。办学特色一是注重与国家战略的结合。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文化政策与一线发展,带领学生多次开展城乡文化调研,积极参与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的文化建设。二是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设置了大量的实践性课程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譬如:开展文创园区、文化企业的参观、考察与实习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尝试文化项目策划与运营,将“文化创业”融入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去。主要课程文化经济学、项目管理、文化消费学、文化市场营销学、文化地理学、文化贸易学、国际文化产业(双语课)、数字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管理与运用、虚拟空间文化生产与管理、文化科技应用场景、城乡文化规划、策划理论与实务、文创园区规划与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