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河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69位,实力仅次于华南农业大学;在河北省内排名第1位,排在河北经贸大学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河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114所大学上榜。其中,河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位列全国第69名,仅排在华南农业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69 | 人力资源管理 | 福建农林大学 | B+(3★) | 福建 |
69 | 人力资源管理 | 闽南师范大学 | B+(3★) | 福建 |
69 | 人力资源管理 | 兰州财经大学 | B+(3★) | 甘肃 |
69 | 人力资源管理 | 华南理工大学 | B+(3★) | 广东 |
69 | 人力资源管理 | 华南农业大学 | B+(3★) | 广东 |
69 | 人力资源管理 | 河北师范大学 | B+(3★) | 河北 |
69 | 人力资源管理 | 河北经贸大学 | B+(3★) | 河北 |
69 | 人力资源管理 | 郑州大学 | B+(3★) | 河南 |
69 | 人力资源管理 | 华中师范大学 | B+(3★) | 湖北 |
69 | 人力资源管理 | 湖南工商大学 | B+(3★) | 湖南 |
69 | 人力资源管理 | 大连理工大学 | B+(3★) | 辽宁 |
在河北省,共有2所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河北师范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位列河北省内第1名,超越了河北经贸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人力资源管理 | 河北师范大学 | B+(3★) | 石家庄市 | 69 |
2 | 人力资源管理 | 河北经贸大学 | B+(3★) | 石家庄市 | 69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河北师范大学共有57个专业上榜。其中,河北师范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区域一流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应用心理学、网络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行政管理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地理信息科学 | 河北师范大学 | B+(3★) |
动画 | 河北师范大学 | B+(3★) |
汉语国际教育 | 河北师范大学 | B+(3★) |
应用心理学 | 河北师范大学 | B+(3★) |
网络工程 | 河北师范大学 | B+(3★) |
人力资源管理 | 河北师范大学 | B+(3★)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河北师范大学 | B+(3★) |
行政管理 | 河北师范大学 | B+(3★) |
河北师范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类别为工商管理类,隶属于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2024年河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全国共招生54人,学费为4600元/年。
1.专业特色人力资源管理系创建于2001年,于2005年12月学校专业调整时并入商学院,设有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该专业现为“河北省管理教育创新高地品牌特色专业”和“河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本专业先进的培养理念、完善的培养方案和丰富的培养模式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实力和就业竞争力,使毕业生具有很高的社会认可度。2.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理念、知识和能力,能够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工作、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专业人才。3.培养规格通过本专业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应达到以下规格要求: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的设计和实施能力;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和基本的领导能力;掌握文献检索和社会调研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4.学制与学位本专业实行4学年的基本学制,并实行4年到6年的弹性学制。对在规定的学制内,修满不低于155学分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5.主要实践环节第1学期由学校统一安排军训2周,2学分。为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贯彻兵役法中“高等学校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的规定,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军事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除了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和法学等基本理论课程外,本专业的工作分析、人员素质测评、招聘与配置管理、培训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和员工关系管理等核心课程的教学,会利用人力资源情景模拟实验室,采取实验教学的方式;目前实现了部分课程的“企业家进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理论认知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毕业实习在第8学期进行,为期8周。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实习会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实习结束后,学生要提交符合一定要求的实习报告,由实习单位导师和学校分配的导师做出实习鉴定。人力资源管理系目前与许多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拥有数家大型企业作为“实习基地”,确保了学生理论知识的有效转化和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度理解。毕业论文在第7、8学期进行,包括论文开题、中期检查和论文答辩等环节。其中第7学期结合毕业论文专题讲座布置论文选题、确定指导教师,安排论文大纲和初稿的写作;第8学期安排8周进行专门的论文写作与答辩。整个毕业论文工作全程时间不低于6个月,共6学分。为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和企业认知,向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教育时间,每学期由学院(或系)邀请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相关学者与专家开展各种学术报告和专题交流会,并组织学生参加交流。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和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相比哪个更好一些?谁排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