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软科评为A等级,全国排名第37位,实力仅次于厦门大学;在江苏省内排名第4位,排在南京邮电大学之上。
此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还是省重点特色专业,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还被评为了C类学科专业,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牌专业之一,实力雄厚,毕业生就业率也一直名列前茅!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490所大学上榜。其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位列全国第37名,仅排在四川大学和厦门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省份 |
---|---|---|---|---|
3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南京理工大学 | A | 江苏 |
3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南开大学 | A | 天津 |
3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山东大学 | A | 山东 |
3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川大学 | A | 四川 |
3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厦门大学 | A | 福建 |
3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江苏 |
3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重庆大学 | A | 重庆 |
3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合肥工业大学 | A | 安徽 |
4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北京工业大学 | A | 北京 |
4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南京邮电大学 | A | 江苏 |
4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A | 浙江 |
在江苏省,共有42所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位列江苏省内第4名,超越了南京邮电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南京大学 | A+ | 南京 | 6 |
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东南大学 | A+ | 南京 | 19 |
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南京理工大学 | A | 南京 | 32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南京 | 37 |
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南京邮电大学 | A | 南京 | 41 |
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河海大学 | A | 南京 | 44 |
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苏州大学 | A | 苏州 | 47 |
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中国矿业大学 | A | 徐州 | 60 |
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A | 南京 | 64 |
1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江南大学 | A | 无锡 | 78 |
1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南京师范大学 | A | 南京 | 83 |
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扬州大学 | A | 扬州 | 90 |
1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江苏大学 | B+ | 镇江 | 103 |
1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南京财经大学 | B+ | 南京 | 141 |
1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南京农业大学 | B+ | 南京 | 143 |
1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南京工业大学 | B+ | 南京 | 150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常州大学 | B+ | 常州 | 151 |
1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南京林业大学 | B+ | 南京 | 165 |
1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南京审计大学 | B+ | 南京 | 172 |
2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江苏科技大学 | B+ | 镇江 | 190 |
2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苏州科技大学 | B+ | 苏州 | 211 |
2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B+ | 南京 | 231 |
2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南通大学 | B+ | 南通 | 234 |
2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徐州工程学院 | B+ | 徐州 | 271 |
2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江苏海洋大学 | B+ | 连云港 | 275 |
2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徐州医科大学 | B+ | 徐州 | 275 |
2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常州工学院 | B+ | 常州 | 278 |
2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昆山杜克大学 | B+ | 昆山 | 286 |
2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常熟理工学院 | B | 苏州 | 309 |
3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南京工程学院 | B | 南京 | 309 |
3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南京晓庄学院 | B | 南京 | 309 |
3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 B | 南京 | 323 |
3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淮阴工学院 | B | 淮安 | 330 |
3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金陵科技学院 | B | 南京 | 334 |
3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B | 苏州 | 350 |
3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江苏理工学院 | B | 常州 | 362 |
3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苏州城市学院 | B | 苏州 | 380 |
3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无锡学院 | B | 无锡 | 390 |
3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江苏师范大学 | B | 徐州 | 407 |
4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盐城工学院 | B | 盐城 | 407 |
4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泰州学院 | B | 泰州 | 431 |
4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宿迁学院 | B | 宿迁 | 447 |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有58个专业上榜。其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得了A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土木工程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广播电视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生物医学工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软件工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土木工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金融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电子商务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行政管理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类别为哲学类,隶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2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全国共招生92人,学费为6380元/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办学历史悠久,经过50余年的发展,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善、办学成果显著,在计算机学科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培养的人才遍布航空、航天、民航等领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14年成为南航首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标志着南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其他《华盛顿协议》成员国的专业培养实质等效。中国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基础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2013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达3.3万家,共完成软件业务收入3.06万亿元,同比增长23.4%,江苏以5千亿领跑全国软件业。全国软件业务收入占电子信息产业比重25%,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产业规模是2010年的3倍,2005年的10倍。软件业创造的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占第三产业的比重4%;软件从业人员470万人,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员1.2%,新增就业人员占全国城镇新增就业4%。信息产业对社会生活和生产各个领域的支撑和带动力持续增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计算机人才需求仍然呈上升趋势,高端人才特别紧俏。专业方向及培养目标本专业是软硬件结合、面向系统、兼顾应用的宽适应性专业,具有知识更新速度快、应用面广、社会需求量大的特点,目前是江苏省特色专业,加入了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计划,是南航首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本专业设有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硬件两个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发展潜力的研究型人才和具有计算机应用系统综合开发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计算机导论、数理逻辑与集合论、图论与代数、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等。 升学与就业升学:学生可在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数据管理与知识工程、智能计算与机器学习、网络与分布计算等方向继续深造。近三年本专业出国升学率分别为:2012年31.85%,2013年32.59%,2014年33.05%。就业:学生就业面较广,主要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总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银行等国有企事业单位,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南大富士通、联迪恒星等中外合资企业,华为、中兴、苏宁云商等民营企业从事计算机软硬件及其应用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系统维护等工作,还有部分毕业生进入政府部门及高等院校工作。近三年本专业就业率(含升学)分别为:2012年100%,2013年100%,2014年100%。近年来就业主要单位和岗位所如下: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中航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信息安全管理岗)、中航工业沈飞总公司(工程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2研究所(存储事业部软件研发工程师)、华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软件研发工程师)、中兴通讯(云技术研究院软件研发工程师)、杭州海康威视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嵌入式软件研发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