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西北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被软科评为A等级,全国排名第10位,实力仅次于华南理工大学;在陕西省内排名第1位,排在长安大学之上。
此外,西北工业大学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还被评为了B-类学科专业,为西北工业大学王牌专业之一,实力雄厚,毕业生就业率也一直名列前茅!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西北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103所大学上榜。其中,西北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位列全国第10名,仅排在北京理工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省份 |
---|---|---|---|---|
5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安徽 |
6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黑龙江 |
7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东华大学 | A | 上海 |
8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北京理工大学 | A | 北京 |
9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华南理工大学 | A | 广东 |
10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西北工业大学 | A | 陕西 |
11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南京理工大学 | A | 江苏 |
12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吉林大学 | A | 吉林 |
13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苏州大学 | A | 江苏 |
14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武汉理工大学 | A | 湖北 |
15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华东理工大学 | A | 上海 |
在陕西省,共有6所高校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西北工业大学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位列陕西省内第1名,超越了长安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西北工业大学 | A | 西安 | 10 |
2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长安大学 | B+ | 西安 | 41 |
3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陕西科技大学 | B+ | 西安 | 45 |
4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西安工业大学 | B+ | 西安 | 56 |
5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西安科技大学 | B | 西安 | 98 |
6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陕西理工大学 | B | 汉中 | 100 |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西北工业大学共有61个专业上榜。其中,西北工业大学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获得了A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
机器人工程 | 西北工业大学 | A |
产品设计 | 西北工业大学 | A+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西北工业大学 | A+ |
工程力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B+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西北工业大学 | A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西北工业大学 | A |
软件工程 | 西北工业大学 | A+ |
通信工程 | 西北工业大学 | A+ |
工业工程 | 西北工业大学 | A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A |
工程管理 | 西北工业大学 | A |
西北工业大学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类别为理学类,隶属于西北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024年西北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全国共招生116人,学费为90000元/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特色专业,依托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学科、陕西省高分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平台,通过与国外名校进行本科生交换、国际化教学、研究与工程实践训练等多种方式开拓学生国际视野、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扎实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通用高分子材料、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高性能和功能高分子、生物医用材料、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宽口径、通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专业特色本专业建立于1957年,是我国最早开展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育的专业之一,为陕西省名牌专业、特色专业,依托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学科,形成了以国防需求为导向,基础理论研究与国防工程应用研究相结合的专业特色,主要包括高分子功能材料、航空航天先进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的合成、制备、改性与成型加工等研究与应用,培养厚基础、强技能、高素质,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专业人才。深造与就业前景本专业设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学博士点、硕士点,毕业生可保送、报考包括本校在内的国内外名校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学、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可选择航空、航天、航海、石油、化工、能源、新材料领域等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