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哈尔滨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30位,实力仅次于河南工业大学;在黑龙江省内排名第2位,排在黑龙江科技大学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哈尔滨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195所大学上榜。其中,哈尔滨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位列全国第30名,仅排在河南工业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30 | 环境工程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B++(4★) | 广西 |
30 | 环境工程 | 河北工业大学 | B++(4★) | 天津 |
30 | 环境工程 | 河北科技大学 | B++(4★) | 河北 |
30 | 环境工程 | 河南师范大学 | B++(4★) | 河南 |
30 | 环境工程 | 河南工业大学 | B++(4★) | 河南 |
30 | 环境工程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B++(4★) | 黑龙江 |
30 | 环境工程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B++(4★) | 黑龙江 |
30 | 环境工程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B++(4★) | 湖北 |
30 | 环境工程 | 湖北工业大学 | B++(4★) | 湖北 |
30 | 环境工程 | 中南民族大学 | B++(4★) | 湖北 |
30 | 环境工程 | 武汉纺织大学 | B++(4★) | 湖北 |
在黑龙江省,共有4所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哈尔滨理工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位列黑龙江省内第2名,超越了黑龙江科技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环境工程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7★) | 哈尔滨市 | 3 |
2 | 环境工程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B++(4★) | 哈尔滨市 | 30 |
3 | 环境工程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B++(4★) | 哈尔滨市 | 30 |
4 | 环境工程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B+(3★) | 哈尔滨市 | 133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哈尔滨理工大学共有44个专业上榜。其中,哈尔滨理工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高水平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俄语、市场营销、日语、化学工程与工艺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B++(4★)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A(4★) |
车辆工程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B++(4★) |
俄语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B++(4★) |
市场营销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A(4★) |
环境工程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B++(4★) |
日语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B++(4★)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B++(4★) |
工商管理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B++(4★) |
电子信息工程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B++(4★)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B++(4★) |
哈尔滨理工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类别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类,隶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2024年哈尔滨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在全国共招生27人,学费为4000元/年。
环境工程专业始建于2003年,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2010年获批黑龙江省级重点专业,2019年通过《华盛顿协议》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同年获批黑龙江省一流建设专业。专业始终坚持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的教学理念,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符合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适应行业科学与技术进步,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专业基础扎实、创新与实践能力强,具备承担环境工程项目、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及持续学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毕业5年左右,能够在工矿企业、设计单位、科研院所及政府机构等部门从事环境污染防治工程的生产运营、设计研发、环境管理等工作,并成长为技术骨干或工程管理人员。毕业生可到各级政府部门、市政规划与建设、环境工程设计咨询等企事业单位,化工、医药、机械等各领域的污染治理厂(站)、水务及环保公司、环境保护研究院所、高等院校等相关部门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规划、管理和研究等工作。近3年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达到92%以上,平均升学深造率为20%。麦可思第三方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四年后就业现状满意度达到80%,获得职位晋升的比例达到54%,毕业生在行业领域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声誉。专业已建立了5家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