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西南交通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A等级,全国排名第14位,实力仅次于苏州科技大学;在四川省内排名第1位,排在四川大学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西南交通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77所大学上榜。其中,西南交通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位列全国第14名,仅排在苏州科技大学和中山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10 | 城乡规划 | 山东建筑大学 | A(5★) | 山东 |
10 | 城乡规划 | 天津大学 | A(5★) | 天津 |
14 | 城乡规划 | 北京建筑大学 | A(5★) | 北京 |
14 | 城乡规划 | 中山大学 | A(5★) | 广东 |
14 | 城乡规划 | 苏州科技大学 | A(5★) | 江苏 |
14 | 城乡规划 | 西南交通大学 | A(5★) | 四川 |
14 | 城乡规划 | 重庆大学 | A(5★) | 重庆 |
19 | 城乡规划 | 武汉大学 | B++(4★) | 湖北 |
19 | 城乡规划 | 湖南大学 | B++(4★) | 湖南 |
19 | 城乡规划 | 南京大学 | B++(4★) | 江苏 |
19 | 城乡规划 | 沈阳建筑大学 | B++(4★) | 辽宁 |
在四川省,共有4所高校的城乡规划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西南交通大学的城乡规划专业位列四川省内第1名,超越了四川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城乡规划 | 西南交通大学 | A(5★) | 成都市 | 14 |
2 | 城乡规划 | 四川大学 | B++(4★) | 成都市 | 26 |
3 | 城乡规划 | 西南民族大学 | B++(4★) | 成都市 | 26 |
4 | 城乡规划 | 四川农业大学 | B+(3★) | 雅安市 | 51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西南交通大学共有87个专业上榜。其中,西南交通大学的城乡规划专业获得了A级评价,档次为中国一流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公共事业管理、地质工程、通信工程、工程力学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产品设计 | 西南交通大学 | A+(5★) |
传播学 | 西南交通大学 | A(5★) |
工程管理 | 西南交通大学 | A+(5★) |
公共事业管理 | 西南交通大学 | A+(5★) |
地质工程 | 西南交通大学 | A(5★) |
城乡规划 | 西南交通大学 | A(5★) |
通信工程 | 西南交通大学 | A(5★) |
工程力学 | 西南交通大学 | A(5★) |
建筑学 | 西南交通大学 | A(5★)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西南交通大学 | A(5★)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西南交通大学 | A(5★) |
西南交通大学的城乡规划专业类别为建筑类,隶属于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城乡规划理论与设计方法,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宽,理论素养良好,具有城乡规划、城市设计等领域突出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能从事城乡规划与设计、城乡规划管理以及相关的教育、科研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
【学制】。
本专业修业年限五年。
【学位】。
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修课程。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城乡规划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有关方针、政策及法规制度,了解建筑学、风景园林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具有良好的城乡规划设计、管理及实践创新能力。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达到城乡规划学士学位标准。
要求学生加试素描,色弱、色盲考生不能报考。
【主要课程】。
专业主干学科为工学,主要课程是建筑设计基础、美术、建筑设计、城乡规划与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城乡规划原理、城市设计、城市建设与规划史、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城乡规划方法、城市园林绿地与规划、城乡生态与环境、区域规划概论等课程。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建构实习、美术实习、建筑表现、城市局部地段测绘、城市规划社会调查、城乡规划设计实践、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等环节。
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在各类建筑、规划设计单位从事城乡规划、城市设计以及一般建筑设计、环境设计、景观规划等工作,也可以到相关城乡建设的管理、开发以及教育等部门从事规划管理、项目策划与开发、规划教育等工作。
本专业市场就业形势良好,用人单位对本专业的需求人数多,就业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