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A+等级,全国排名第3位,实力仅次于江南大学;在北京市内排名第1位,排在北京工商大学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145所大学上榜。其中,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位列全国第3名,仅排在江南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1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华南理工大学 | A++(7★) | 广东 |
1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江南大学 | A++(7★) | 江苏 |
3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中国农业大学 | A+(6★) | 北京 |
3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河南工业大学 | A+(6★) | 河南 |
3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齐鲁工业大学 | A+(6★) | 山东 |
6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武汉轻工大学 | A+(6★) | 湖北 |
6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南昌大学 | A+(6★) | 江西 |
8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安徽农业大学 | A+(5★) | 安徽 |
在北京市,共有5所高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中国农业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位列北京市内第1名,超越了北京工商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中国农业大学 | A+(6★) | 海淀区 | 3 |
2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北京工商大学 | A+(5★) | 海淀区 | 8 |
3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北京林业大学 | B++(4★) | 海淀区 | 28 |
4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北京联合大学 | B+(3★) | 朝阳区 | 102 |
5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北京农学院 | B+(3★) | 昌平区 | 102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中国农业大学共有74个专业上榜。其中,中国农业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了A+级评价,档次为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农业工程、园艺、农林经济管理、生物科学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农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A++(7★) |
草业科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A++(7★) |
植物保护 | 中国农业大学 | A+(6★) |
农业工程 | 中国农业大学 | A+(6★) |
园艺 | 中国农业大学 | A+(6★)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中国农业大学 | A+(6★) |
农林经济管理 | 中国农业大学 | A+(6★) |
生物科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A+(6★)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中国农业大学 | A++(5★) |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 中国农业大学 | A++(5★) |
资源环境科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A++(5★) |
中国农业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类别为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隶属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化学、生物学、营养学、工程学等学科为基础,以食品加工、贮藏及质量管理为核心,专门培养符合现代食品产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学生具有宽厚的人文与自然科学基础,掌握扎实的生物学、营养学与工程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及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食品及相关专业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及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专业优势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多年来名列国内前茅,在国际上有很高的知名度。其主要特点是充分利用本校在农学和生物等方面的优势,在结合工程等学科基础上,考虑全产业链品质保障体系,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了解行业上下游产业、注重宽厚基础教育、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行业领军人才。未来发展 学生毕业后可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食品企业及相关行业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品质控制、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工作;也可以报考公务员到国家机关、海关、商检、食品安全管理、环保、知识产权保护等政府和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监管工作。优秀的学生可以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可保送至本校,或其他高校及科研院所,每年40%左右的学生考取国内硕士研究生;另外还有20%左右的学生出国深造。本科生就业单位 近年来部分有代表性就业单位有:中粮集团、美国玛氏公司、雀巢公司、各地大型食品企业和食品相关的研发机构等。出国深造的院校有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美国普度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2016届本科生毕业去向 毕业总人数79人,其中:国内读研人数38人,境外深造人数17人,就业人数21人,其它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