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华中科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被软科评为A等级,全国排名第33位,实力仅次于西北大学;在湖北省内排名第3位,排在湖北大学之上。
此外,华中科技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还被评为了B-类学科专业,为华中科技大学王牌专业之一,实力雄厚,毕业生就业率也一直名列前茅!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华中科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330所大学上榜。其中,华中科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位列全国第33名,仅排在上海大学和西北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省份 |
---|---|---|---|---|
28 | 汉语言文学 | 西南大学 | A | 重庆 |
28 | 汉语言文学 | 江苏师范大学 | A | 江苏 |
30 | 汉语言文学 | 上海师范大学 | A | 上海 |
30 | 汉语言文学 | 上海大学 | A | 上海 |
32 | 汉语言文学 | 西北大学 | A | 陕西 |
33 | 汉语言文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A | 湖北 |
35 | 汉语言文学 | 杭州师范大学 | A | 浙江 |
36 | 汉语言文学 | 安徽大学 | A | 安徽 |
37 | 汉语言文学 | 河南大学 | A | 河南 |
37 | 汉语言文学 | 湖南大学 | A | 湖南 |
39 | 汉语言文学 | 郑州大学 | A | 河南 |
在湖北省,共有19所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华中科技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位列湖北省内第3名,超越了湖北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汉语言文学 | 武汉大学 | A+ | 武汉 | 8 |
2 | 汉语言文学 | 华中师范大学 | A+ | 武汉 | 12 |
3 | 汉语言文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A | 武汉 | 33 |
4 | 汉语言文学 | 湖北大学 | A | 武汉 | 63 |
5 | 汉语言文学 | 中南民族大学 | B+ | 武汉 | 77 |
6 | 汉语言文学 | 三峡大学 | B+ | 宜昌 | 100 |
7 | 汉语言文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B+ | 武汉 | 115 |
8 | 汉语言文学 | 江汉大学 | B+ | 武汉 | 132 |
9 | 汉语言文学 | 长江大学 | B+ | 荆州 | 134 |
10 | 汉语言文学 | 湖北师范大学 | B+ | 黄石 | 147 |
11 | 汉语言文学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B+ | 武汉 | 187 |
12 | 汉语言文学 | 湖北民族大学 | B+ | 恩施 | 195 |
13 | 汉语言文学 | 黄冈师范学院 | B | 黄冈 | 203 |
14 | 汉语言文学 | 武汉轻工大学 | B | 武汉 | 267 |
15 | 汉语言文学 | 湖北文理学院 | B | 襄阳 | 272 |
16 | 汉语言文学 | 湖北科技学院 | B | 咸宁 | 283 |
17 | 汉语言文学 | 湖北工程学院 | B | 孝感 | 289 |
18 | 汉语言文学 | 湖北理工学院 | B | 黄石 | 306 |
19 | 汉语言文学 | 汉江师范学院 | B | 十堰 | 318 |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华中科技大学共有106个专业上榜。其中,华中科技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得了A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统计学、日语、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表演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
会计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A |
金融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A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华中科技大学 | A |
统计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日语 | 华中科技大学 | A |
汉语言文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A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舞蹈表演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法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A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产品设计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华中科技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类别为哲学类,隶属于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系成立于1980年,经过20余年的建设,已经具备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比较雄厚的科研实力。现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个博士点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3个硕士点。近几年完成国家省部级课题20余项。本专业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和阅读古籍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应用文科现代科学知识,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处理中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