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传媒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南京传媒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应用型)被校友会评为A+等级,全国排名第9位,实力仅次于江苏理工学院;在江苏省内排名第3位,排在南京工程学院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南京传媒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排名(应用型)中,共有99所大学上榜。其中,南京传媒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位列全国第9名,仅排在江苏理工学院和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应用型) | 省份 |
---|---|---|---|---|
9 | 数字媒体技术 | 福建理工大学 | A+(5★) | 福建 |
9 | 数字媒体技术 | 广州南方学院 | A+(5★) | 广东 |
9 | 数字媒体技术 | 湖南科技学院 | A+(5★) | 湖南 |
9 | 数字媒体技术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 A+(5★) | 吉林 |
9 | 数字媒体技术 | 江苏理工学院 | A+(5★) | 江苏 |
9 | 数字媒体技术 | 南京传媒学院 | A+(5★) | 江苏 |
9 | 数字媒体技术 | 呼伦贝尔学院 | A+(5★) | 内蒙古 |
9 | 数字媒体技术 | 山东协和学院 | A+(5★) | 山东 |
9 | 数字媒体技术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A+(5★) | 上海 |
9 | 数字媒体技术 | 上海建桥学院 | A+(5★) | 上海 |
9 | 数字媒体技术 | 四川文理学院 | A+(5★) | 四川 |
在江苏省,共有7所高校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应用型)榜单,南京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位列江苏省内第3名,超越了南京工程学院。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应用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数字媒体技术 | 常熟理工学院 | A++(6★) | 苏州市 | 1 |
2 | 数字媒体技术 | 江苏理工学院 | A+(5★) | 常州市 | 9 |
3 | 数字媒体技术 | 南京传媒学院 | A+(5★) | 南京市 | 9 |
4 | 数字媒体技术 | 南京工程学院 | B++(4★) | 南京市 | 25 |
5 | 数字媒体技术 | 盐城师范学院 | B++(4★) | 盐城市 | 25 |
6 | 数字媒体技术 |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 B++(4★) | 扬州市 | 25 |
7 | 数字媒体技术 |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 B+(3★) | 南通市 | 57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南京传媒学院共有36个专业上榜。其中,南京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获得了A+级评价,档次为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广播电视工程、戏剧影视文学、新闻学、视觉传达设计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应用型) |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南京传媒学院 | A+(6★) |
艺术与科技 | 南京传媒学院 | A+(5★) |
传播学 | 南京传媒学院 | A+(5★) |
广播电视工程 | 南京传媒学院 | A+(5★) |
戏剧影视文学 | 南京传媒学院 | A+(5★) |
数字媒体技术 | 南京传媒学院 | A+(5★) |
新闻学 | 南京传媒学院 | A(5★) |
视觉传达设计 | 南京传媒学院 | A(5★) |
编辑出版学 | 南京传媒学院 | A(4★) |
录音艺术 | 南京传媒学院 | A(4★) |
贸易经济 | 南京传媒学院 | A(4★) |
南京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类别为计算机类,隶属于南京传媒学院传媒技术学院。2024年南京传媒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全国共招生120人,学费为19500元/年。
本专业从技术探究和艺术表现的两重角度研究新媒体,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培养基础扎实、能适应新媒体和融媒体发展需要,在影视传媒、数字媒体、虚拟现实(VR)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软件设计及应用、影视及游戏制作以及其他新媒体相关工作,具备影视特技、三维动画、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VR)、游戏编程等知识与技能,又兼具艺术创意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属于计算机类新兴综合学科,是为了适应新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南广学院传媒教育大平台上开办的特色专业。
核心课程:艺术基础、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媒体资产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动画制作技术、数字影视合成技术。
另开设游戏设计原理、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大数据技术、互动媒体设计等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近50门以及专家讲座;建立了相应的实习、实践体系;联合社会资源开放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