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应用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62位,实力仅次于韶关学院;在广东省内排名第6位,排在肇庆学院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排名(应用型)中,共有231所大学上榜。其中,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位列全国第62名,仅排在韶关学院和福州理工学院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应用型) | 省份 |
---|---|---|---|---|
62 | 物联网工程 |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 B++(4★) | 福建 |
62 | 物联网工程 | 厦门工学院 | B++(4★) | 福建 |
62 | 物联网工程 |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 B++(4★) | 福建 |
62 | 物联网工程 | 福州理工学院 | B++(4★) | 福建 |
62 | 物联网工程 | 韶关学院 | B++(4★) | 广东 |
62 | 物联网工程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B++(4★) | 广东 |
62 | 物联网工程 | 肇庆学院 | B++(4★) | 广东 |
62 | 物联网工程 | 百色学院 | B++(4★) | 广西 |
62 | 物联网工程 | 贺州学院 | B++(4★) | 广西 |
62 | 物联网工程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 B++(4★) | 广西 |
62 | 物联网工程 | 梧州学院 | B++(4★) | 广西 |
在广东省,共有13所高校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应用型)榜单,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位列广东省内第6名,超越了肇庆学院。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应用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物联网工程 | 深圳技术大学 | A++(6★) | 深圳市 | 1 |
2 | 物联网工程 | 广东科技学院 | A++(6★) | 东莞市 | 1 |
3 | 物联网工程 | 广州商学院 | A(5★) | 广州市 | 19 |
4 | 物联网工程 | 广州软件学院 | A(5★) | 广州市 | 19 |
5 | 物联网工程 | 韶关学院 | B++(4★) | 韶关市 | 62 |
6 | 物联网工程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B++(4★) | 茂名市 | 62 |
7 | 物联网工程 | 肇庆学院 | B++(4★) | 肇庆市 | 62 |
8 | 物联网工程 | 岭南师范学院 | B+(3★) | 湛江市 | 139 |
9 | 物联网工程 | 嘉应学院 | B+(3★) | 梅州市 | 139 |
10 | 物联网工程 | 韩山师范学院 | B+(3★) | 潮州市 | 139 |
11 | 物联网工程 | 广东白云学院 | B+(3★) | 广州市 | 139 |
12 | 物联网工程 | 湛江科技学院 | B+(3★) | 湛江市 | 139 |
13 | 物联网工程 |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 B+(3★) | 广州市 | 139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共有43个专业上榜。其中,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建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汉语言文学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应用型)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B++(4★)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B++(4★) |
人工智能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B++(4★) |
建筑学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B++(4★)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B++(4★) |
物联网工程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B++(4★) |
自动化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B++(4★) |
汉语言文学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B++(4★) |
英语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B++(4★) |
精细化工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A++(3★) |
环保设备工程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A+(3★)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物联网工程专业类别为计算机类,隶属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24年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在全国共招生160人,学费为5710元/年。
培养目标。
适应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物联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相关领域从事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培养特色。
按照“扎实基础、优化课程、强调实践”的原则,突出移动互联、云计算、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交叉领域应用等特色,着重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业前景。
可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各类工程公司、数字化供应链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物联网工程的开发、应用以及运维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