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好不好

发布:2025-03-07 17:52:53 新高考网

海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海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被软科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126位,实力仅次于河南理工大学;在海南省内排名第2位。

海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好不好

一、海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排名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海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1、海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排名一览表(全国)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243所大学上榜。其中,海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位列全国第126名,仅排在湖南科技大学和河南理工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专业评级省份
120人力资源管理武汉纺织大学B+湖北
120人力资源管理陕西科技大学B+陕西
123人力资源管理广西师范大学B+广西
124人力资源管理湖南科技大学B+湖南
125人力资源管理河南理工大学B+河南
126人力资源管理海南师范大学B+海南
129人力资源管理安徽建筑大学B+安徽
129人力资源管理大连工业大学B+辽宁
129人力资源管理山东工商学院B+山东
129人力资源管理西安财经大学B+陕西
133人力资源管理嘉兴大学B+浙江

2、海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排名一览表(本省)

在海南省,共有2所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海南师范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位列海南省内第2名。

省内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专业评级城市全国排名
1人力资源管理海南大学B+海口55
2人力资源管理海南师范大学B+海口126

二、海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本校怎么样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海南师范大学共有58个专业上榜。其中,海南师范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商务、日语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院校名称专业评级
汉语国际教育海南师范大学B+
广播电视编导海南师范大学B
制药工程海南师范大学B
生物科学海南师范大学B
数学与应用数学海南师范大学B+
人力资源管理海南师范大学B+
电子商务海南师范大学B+
日语海南师范大学B+
应用化学海南师范大学B
生物技术海南师范大学B
英语海南师范大学B+

三、海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简介

海南师范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类别为历史学类,隶属于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培养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基于“崇德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博的知识面,对专业有全面、深入、准确的认知。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进行系统规划和运营。能结合业务和实践前沿,持续迭代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数字化意识与思维,掌握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运营和人力数据分析。并具有较高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胜任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教学及科研工作,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力资源管理专门人才。办学实力: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开办于2005年,是经济与管理学院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之一,拥有一支高学历、高职称且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占75%,高级职称的教师达到80%,双证教师达50%以上,同时,人力资源管理系多位教师的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各类奖励。本专业具有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训室、ERP沙盘模拟实验室、综合实验室等多个现代化事件教学场地,并与省内多家知名企业和社会组织合作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适应社会需求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专业教学资源丰富,各类教学实现信息化、网络化。专业优势: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对学生整体情况进行专业测评,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设计的课程教学和能力培养方案,以使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成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借助海南建设国际自由贸易港的国家战略以及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自身特色与优势,我校已经设立海南自贸港国际战略人才研究院、海南师范大学管理科学研究中心等多个相关科研机构与平台。2021年本专业被评为省属重点学科。同时拥有工商管理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两个硕士学位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多措并举,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教师专业指导与学生自愿参与的方式,本专业师生已在多个国家级、省级专业比赛中屡获佳绩,并已承担和完成多项省部级课题和社会服务项目。经过多年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已逐渐成为实践性强、办学特色突出、就业前景好,并在海南省同类专业中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重点专业。就业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专业认同度高、就业面广的优质重点专业,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经济管理部门、中外工商企业、政府机关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或在教育、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此外,本专业毕业生还可以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