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师范学院广告学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淮南师范学院广告学专业(应用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43位,实力仅次于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在安徽省内排名第3位,排在巢湖学院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淮南师范学院广告学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广告学专业排名(应用型)中,共有73所大学上榜。其中,淮南师范学院广告学专业位列全国第43名,仅排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和曲靖师范学院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应用型) | 省份 |
---|---|---|---|---|
21 | 广告学 | 南昌理工学院 | B++(4★) | 江西 |
21 | 广告学 | 宝鸡文理学院 | B++(4★) | 陕西 |
21 | 广告学 | 四川工商学院 | B++(4★) | 四川 |
21 | 广告学 | 曲靖师范学院 | B++(4★) | 云南 |
21 | 广告学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 B++(4★) | 浙江 |
43 | 广告学 | 淮南师范学院 | B+(3★) | 安徽 |
43 | 广告学 | 巢湖学院 | B+(3★) | 安徽 |
43 | 广告学 | 莆田学院 | B+(3★) | 福建 |
43 | 广告学 |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 B+(3★) | 福建 |
43 | 广告学 | 阳光学院 | B+(3★) | 福建 |
43 | 广告学 | 福州理工学院 | B+(3★) | 福建 |
在安徽省,共有4所高校的广告学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应用型)榜单,淮南师范学院的广告学专业位列安徽省内第3名,超越了巢湖学院。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应用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广告学 | 铜陵学院 | A++(6★) | 铜陵市 | 1 |
2 | 广告学 | 芜湖学院 | B++(4★) | 芜湖市 | 21 |
3 | 广告学 | 淮南师范学院 | B+(3★) | 淮南市 | 43 |
4 | 广告学 | 巢湖学院 | B+(3★) | 合肥市 | 43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淮南师范学院共有39个专业上榜。其中,淮南师范学院的广告学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工程、物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应用型) |
---|---|---|
艺术与科技 | 淮南师范学院 | B+(3★)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淮南师范学院 | B+(3★) |
园林 | 淮南师范学院 | B+(3★)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淮南师范学院 | B+(3★) |
机器人工程 | 淮南师范学院 | B+(3★) |
广告学 | 淮南师范学院 | B+(3★) |
物理学 | 淮南师范学院 | B+(3★) |
思想政治教育 | 淮南师范学院 | B+(3★) |
动画 | 淮南师范学院 | B+(3★) |
美术学 | 淮南师范学院 | B+(3★)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淮南师范学院 | B+(3★) |
淮南师范学院的广告学专业类别为新闻传播学类,隶属于淮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2024年淮南师范学院广告学专业在全国共招生73人,学费为4600元/年。
专业简介:广告学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广告事业的迅猛发展和企业的现实需要,为我国广告行业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而开设的。广告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学科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传播学、营销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的基本原理,掌握广告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广告实务的系统训练,具有较强的广告实务运作能力和广告理论的研究能力,使之能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较高语言文化素养、良好的艺术修养、较丰富的现代科学知识、系统的广告学理论与专业技能、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在专业广告公司(4A公司)、媒体广告部门、市场调查与信息咨询行业、各类网站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策划、创意、文案、设计、制作、发布、市场调查分析、营销策划及广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通晓国内、外广告运作模式,掌握广告运动规律,具备较强的市场沟通、洞察、分析和驾驭能力的懂得整合营销传播、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设计与制作,具备较宽泛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广告实践技能,毕业后可在综合型4A广告公司、单一功能型专业广告公司、新闻媒体广告部门、各类网站、广告行政管理机关、市场调查及信息咨询行业(如公关公司或专业策划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策划、创意、文案、设计、制作、发布、市场调查分析、营销策划、品牌推广及广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