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好不好?排名怎么样

发布:2025-03-27 12:57:55 新高考网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48位,实力仅次于大连工业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好不好?排名怎么样

一、沈阳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排名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沈阳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1、沈阳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全国)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68所大学上榜。其中,沈阳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位列全国第48名,仅排在大连工业大学和沈阳建筑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档次(研究型)省份
48机械电子工程三峡大学B+(3★)湖北
48机械电子工程长春工业大学B+(3★)吉林
48机械电子工程西交利物浦大学B+(3★)江苏
48机械电子工程沈阳建筑大学B+(3★)辽宁
48机械电子工程大连工业大学B+(3★)辽宁
48机械电子工程沈阳理工大学B+(3★)辽宁
48机械电子工程山东理工大学B+(3★)山东
48机械电子工程中北大学B+(3★)山西
48机械电子工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B+(3★)陕西
48机械电子工程长安大学B+(3★)陕西
48机械电子工程陕西科技大学B+(3★)陕西

2、沈阳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本省)

在辽宁省,共有6所高校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沈阳理工大学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位列辽宁省内第6名。

省内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档次(研究型)城市全国排名
1机械电子工程沈阳航空航天大学B++(4★)沈阳市20
2机械电子工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B+(3★)阜新市38
3机械电子工程沈阳建筑大学B+(3★)沈阳市48
4机械电子工程大连工业大学B+(3★)大连市48
5机械电子工程辽宁工业大学B+(3★)锦州市38
6机械电子工程沈阳理工大学B+(3★)沈阳市48

二、沈阳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在本校怎么样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沈阳理工大学共有26个专业上榜。其中,沈阳理工大学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区域一流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动画、网络工程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院校名称档次(研究型)
产品设计沈阳理工大学B++(4★)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沈阳理工大学B++(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沈阳理工大学B++(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沈阳理工大学B++(4★)
金属材料工程沈阳理工大学B+(3★)
机械电子工程沈阳理工大学B+(3★)
动画沈阳理工大学B+(3★)
网络工程沈阳理工大学B+(3★)
测控技术与仪器沈阳理工大学B+(3★)
车辆工程沈阳理工大学B+(3★)
工业设计沈阳理工大学B+(3★)

三、沈阳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简介

沈阳理工大学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类别为机械类,隶属于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24年沈阳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在全国共招生119人,学费为5200元/年。

在上世纪90年代,我院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曾经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后来经过国家对本科专业的调整,合并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个大专业中,成为该专业的一个方向(机电方向),该专业历史悠久,基础雄厚。1995年机电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批新增专业,于2011年9月开始招生。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机电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通过专业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各个实践环节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相关数学和机械电子学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相应的实践环节,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机电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结构设计方法、检测和控制系统设计方法。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制定并实施了“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内涵是:突出设计在教学中的主线地位和作用,使其成为知识向能力转化的主要途径。根据机电产品或系统生命期的各个阶段及相应的能力要求,构建以设计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开设以机电产品设计各阶段所需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设计性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测控系统设计能力以及机械制造领域的工艺设计能力,使课程教学更加贴近工程实际,更加注重面向工程实际问题的设计训练,培养具备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机电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主干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电传动控制、机械控制工程基础、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基础、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B、机电系统结构设计、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机电系统综合课程设计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机电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