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山东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A等级,全国排名第16位,实力仅次于华东交通大学;在山东省内排名第1位,排在山东大学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山东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114所大学上榜。其中,山东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位列全国第16名,仅排在华东交通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16 | 人力资源管理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A(4★) | 黑龙江 |
16 | 人力资源管理 | 河海大学 | A(4★) | 江苏 |
16 | 人力资源管理 | 中国矿业大学 | A(4★) | 江苏 |
16 | 人力资源管理 | 江西财经大学 | A(4★) | 江西 |
16 | 人力资源管理 | 华东交通大学 | A(4★) | 江西 |
16 | 人力资源管理 | 山东财经大学 | A(4★) | 山东 |
16 | 人力资源管理 | 西安石油大学 | A(4★) | 陕西 |
16 | 人力资源管理 | 天津财经大学 | A(4★) | 天津 |
16 | 人力资源管理 | 浙江工商大学 | A(4★) | 浙江 |
34 | 人力资源管理 | 安徽大学 | B++(4★) | 安徽 |
34 | 人力资源管理 | 安徽建筑大学 | B++(4★) | 安徽 |
在山东省,共有3所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山东财经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位列山东省内第1名,超越了山东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人力资源管理 | 山东财经大学 | A(4★) | 济南市 | 16 |
2 | 人力资源管理 | 山东大学 | B+(3★) | 济南市 | 69 |
3 | 人力资源管理 | 齐鲁工业大学 | B+(3★) | 济南市 | 69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山东财经大学共有60个专业上榜。其中,山东财经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获得了A级评价,档次为中国高水平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物流管理、保险学、电子商务、统计学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审计学 | 山东财经大学 | A(4★) |
金融工程 | 山东财经大学 | A(4★) |
税收学 | 山东财经大学 | B++(4★) |
物流管理 | 山东财经大学 | A(4★) |
保险学 | 山东财经大学 | B++(4★) |
人力资源管理 | 山东财经大学 | A(4★) |
电子商务 | 山东财经大学 | A(4★) |
统计学 | 山东财经大学 | A(4★) |
市场营销 | 山东财经大学 | A(4★) |
金融学 | 山东财经大学 | B++(4★)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山东财经大学 | B++(4★) |
山东财经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类别为工商管理类,隶属于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山东省特色专业培养层次:本科生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能够胜任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国家政府机关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创立山东省具有影响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品牌,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输送高品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和管理模块,接受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能方面的训练,具备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技能(招聘、素质测评、培训、职业生涯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 4.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 5.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三、主干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工作分析与评价、人员招聘与素质测评、培训与开发、职业生涯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四、授予学位 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可获管理学学士学位。五、招生科类 文理兼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