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暨南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51位,实力仅次于华南理工大学;在广东省内排名第3位,排在华南师范大学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暨南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163所大学上榜。其中,暨南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位列全国第51名,仅排在华南理工大学和中山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51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B++(4★) | 北京 |
51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B++(4★) | 北京 |
51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兰州大学 | B++(4★) | 甘肃 |
51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中山大学 | B++(4★) | 广东 |
51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B++(4★) | 广东 |
51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暨南大学 | B++(4★) | 广东 |
51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华南师范大学 | B++(4★) | 广东 |
51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广州大学 | B++(4★) | 广东 |
51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燕山大学 | B++(4★) | 河北 |
51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郑州大学 | B++(4★) | 河南 |
51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中南民族大学 | B++(4★) | 湖北 |
在广东省,共有10所高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暨南大学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位列广东省内第3名,超越了华南师范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中山大学 | B++(4★) | 广州市 | 51 |
2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B++(4★) | 广州市 | 51 |
3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暨南大学 | B++(4★) | 广州市 | 51 |
4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华南师范大学 | B++(4★) | 广州市 | 51 |
5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深圳大学 | A(4★) | 深圳市 | 23 |
6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广东工业大学 | A(4★) | 广州市 | 23 |
7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广州大学 | B++(4★) | 广州市 | 51 |
8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华南农业大学 | B+(3★) | 广州市 | 86 |
9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东莞理工学院 | B+(3★) | 东莞市 | 122 |
10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五邑大学 | B+(3★) | 江门市 | 122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暨南大学共有97个专业上榜。其中,暨南大学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高水平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日语、电子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翻译 | 暨南大学 | B++(4★) |
工程力学 | 暨南大学 | B++(4★) |
环境科学 | 暨南大学 | B++(4★) |
日语 | 暨南大学 | B++(4★) |
电子信息工程 | 暨南大学 | B++(4★)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暨南大学 | B++(4★)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暨南大学 | B++(4★) |
通信工程 | 暨南大学 | B++(4★)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暨南大学 | B++(4★) |
应急管理 | 暨南大学 | A++(3★) |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 暨南大学 | A(3★) |
暨南大学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类别为数学类,隶属于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2024年暨南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全国共招生103人,学费为100000元/年。
专业代码:070102专业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中华文化、德才兼备并且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的学生,培养对象来自海内外,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海内外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数据分析、信息处理及计算机软件的开发等不同种类的工作,能进入数学专业或经济金融、管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各类工程学科专业继续深造以攻读硕士学位。培养规格: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内外招分流培养。内招生要求:总学分修满160学分,其中必修学分104,基础教育选修学分15,专业教育选修学分22,通识教育选修学分16,剩余3学分为学生任意选修学分。外招生要求:总学分修满160学分,其中必修学分96,基础教育选修学分19,专业教育选修学分24,通识教育选修学分16,剩余5学分为学生任意选修学分。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初步具备在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相关软件的能力。本专业要求学生对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新发展有所了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宽广的自然科学知识、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优良的综合素质。课程体系:专业主干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基础教育课程包括13门基础教育必修课,以及两大选修课程知识群:计算数学类知识群、信息科学的数理基础类知识群,每个选修课程知识群中有10余门课程供选修;专业教育课程包括9门必修课,以及两大选修课程知识群:计算科学类知识群、信息处理类知识群,每个选修课程知识群中有10余门课程供选修;实践学时占比40%以上。专业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与统计、数值代数、数值逼近、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数学模型、离散数学、运筹学、信息论与编码、C语言程序设计、MATLAB程序设计、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分析。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修读年限: 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