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26位,实力仅次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在北京市内排名第11位,排在北京印刷学院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69所大学上榜。其中,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位列全国第26名,仅排在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23 | 机械工程 | 五邑大学 | A(5★) | 广东 |
23 | 机械工程 | 青岛大学 | A(5★) | 山东 |
23 | 机械工程 | 天津工业大学 | A(5★) | 天津 |
26 | 机械工程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B++(4★) | 北京 |
26 | 机械工程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B++(4★) | 北京 |
26 | 机械工程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B++(4★) | 北京 |
26 | 机械工程 | 北京印刷学院 | B++(4★) | 北京 |
26 | 机械工程 | 华侨大学 | B++(4★) | 福建 |
26 | 机械工程 | 广西科技大学 | B++(4★) | 广西 |
26 | 机械工程 | 武汉理工大学 | B++(4★) | 湖北 |
26 | 机械工程 | 长春大学 | B++(4★) | 吉林 |
在北京市,共有15所高校的机械工程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机械工程专业位列北京市内第11名,超越了北京印刷学院。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机械工程 | 清华大学 | A++(8★) | 海淀区 | 1 |
2 | 机械工程 | 北京理工大学 | A++(7★) | 海淀区 | 3 |
3 | 机械工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6★) | 海淀区 | 6 |
4 | 机械工程 | 北京邮电大学 | A+(6★) | 海淀区 | 6 |
5 | 机械工程 | 北京科技大学 | A(5★) | 海淀区 | 17 |
6 | 机械工程 | 北京交通大学 | A(5★) | 海淀区 | 17 |
7 | 机械工程 | 北京工业大学 | A(5★) | 朝阳区 | 17 |
8 | 机械工程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B++(4★) | 海淀区 | 26 |
9 | 机械工程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B++(4★) | 昌平区 | 26 |
10 | 机械工程 | 北京联合大学 | B++(4★) | 朝阳区 | 48 |
11 | 机械工程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B++(4★) | 大兴区 | 26 |
12 | 机械工程 | 北京印刷学院 | B++(4★) | 大兴区 | 26 |
13 | 机械工程 | 北京化工大学 | B+(3★) | 朝阳区 | 59 |
14 | 机械工程 | 北京工商大学 | B+(3★) | 海淀区 | 59 |
15 | 机械工程 | 北京建筑大学 | B+(3★) | 大兴区 | 59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共有16个专业上榜。其中,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机械工程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高水平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机械电子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油气储运工程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A(5★) |
制药工程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B++(4★) |
机械电子工程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B++(4★)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B++(4★) |
机械工程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B++(4★)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B++(4★)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B++(4★) |
自动化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B++(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B++(4★) |
环境工程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B++(4★)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机械工程专业类别为机械类,隶属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2024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在全国共招生88人,学费为4600元/年。
培养目标聚焦京津冀一体化的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人才需求,面向全国,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掌握扎实的现代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智能制造、机电装备、机器人等领域从事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特色专业优势: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首批);2015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8年通过二次认证,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了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优秀师资队伍: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万人)1人,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1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1人,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北京市属高校高层次人才1人、北京市属高校拔尖创新人才2人、北京市高校“长城学者”培养计划人才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2人,北京市科技新星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超80%,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超85%。学科平台:拥有机械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机械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与清华大学共建机械工程北京市高等学校高精尖学科;建设有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中心;建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课程体系:专业以强化工程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强数字化设计、智能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方面的培养,将课外科技竞赛、项目学习等融入课程学习,不断提升学生在现代机械工程中的产品数字化智能化设计能力、工程创新实践能力、交叉学科知识应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培养满足国家和京津冀地区急需的现代机械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专业校外实践教学主要依托学校与燕山石化共建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并与北京第二机床厂、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北京三帝科技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基地;大力推进和打造“校内→北京市→国家级”三级学科竞赛和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学生参与率100%。主干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PLC控制系统、机电系统仿真、有限元方法与应用、机器人技术等。 国内读研:对于有意进一步深造的学生,专业提供各种考研指导,辅导学生积极备考,专业每年有10%以上的学生考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出国(境)深造:专业为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创造有利条件,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和德国杜伊斯堡大学等多所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学生可以考取这些国外高校的公费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也可以申请前往其他国外高校学习深造。就业前景/就业单位: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在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北京电力设备总厂、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中车北京二七车辆有限公司、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北京北一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海航航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芯北方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等企事业及研究单位就业,一次签约率、就业率达到95%以上,就业前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