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东华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被软科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129位,实力仅次于华东政法大学;在上海市内排名第9位,排在上海理工大学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东华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378所大学上榜。其中,东华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位列全国第129名,仅排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华东政法大学之后。
|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省份 |
|---|---|---|---|---|
| 124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河南工业大学 | B+ | 河南 |
| 125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四川农业大学 | B+ | 四川 |
| 125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北京物资学院 | B+ | 北京 |
| 127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B+ | 北京 |
| 128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华东政法大学 | B+ | 上海 |
| 129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东华大学 | B+ | 上海 |
| 13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湖北大学 | B+ | 湖北 |
| 133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湖北工业大学 | B+ | 湖北 |
| 134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西南民族大学 | B+ | 四川 |
| 135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常州大学 | B+ | 江苏 |
| 136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贵州财经大学 | B+ | 贵州 |
在上海市,共有20所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东华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位列上海市内第9名,超越了上海理工大学。
|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 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上海财经大学 | A+ | 上海 | 5 |
| 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复旦大学 | A+ | 上海 | 6 |
| 3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A | 上海 | 23 |
| 4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上海 | 30 |
| 5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华东理工大学 | A | 上海 | 40 |
| 6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上海大学 | A | 上海 | 57 |
| 7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B+ | 上海 | 111 |
| 8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华东政法大学 | B+ | 上海 | 128 |
| 9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东华大学 | B+ | 上海 | 129 |
| 10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上海理工大学 | B+ | 上海 | 161 |
| 1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 B+ | 上海 | 165 |
| 1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上海海事大学 | B+ | 上海 | 179 |
| 13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上海政法学院 | B+ | 上海 | 183 |
| 14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上海海洋大学 | B+ | 上海 | 188 |
| 15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上海电力大学 | B+ | 上海 | 204 |
| 16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上海商学院 | B+ | 上海 | 208 |
| 17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B+ | 上海 | 225 |
| 18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上海电机学院 | B | 上海 | 226 |
| 19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B | 上海 | 264 |
| 20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上海杉达学院 | B | 上海 | 350 |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东华大学共有56个专业上榜。其中,东华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金融学、法学、英语等,详见如下。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
| 行政管理 | 东华大学 | B |
| 工商管理 | 东华大学 | B+ |
| 土木工程 | 东华大学 | B+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东华大学 | B+ |
| 金融学 | 东华大学 | B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东华大学 | B+ |
| 法学 | 东华大学 | B+ |
| 英语 | 东华大学 | B+ |
东华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类别为哲学类,隶属于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培养目标。
该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经济、管理、贸易等基础理论,从事国际贸易及企业国际化经营与管理实务活动和相关科研研究的人才。通过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学生毕业后应达到以下专业素养: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具备坚实的数学、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基础,有较强中、英文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基于扎实的专业素养,通过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的有机安排,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独立从事各项国际经济贸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