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好不好

发布:2025-04-28 12:38:28 新高考网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工程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工程专业被软科评为A等级,全国排名第3位,实力仅次于东南大学;在陕西省内排名第1位,排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之上。

此外,西安交通大学的信息工程专业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还被评为了A+类学科专业,为西安交通大学王牌专业之一,实力雄厚,毕业生就业率也一直名列前茅!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好不好

一、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工程专业排名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工程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1、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全国)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43所大学上榜。其中,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工程专业位列全国第3名,仅排在上海交通大学和东南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专业评级省份
1信息工程上海交通大学A+上海
2信息工程东南大学A+江苏
3信息工程西安交通大学A陕西
4信息工程浙江大学A浙江
5信息工程北京邮电大学A北京
5信息工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陕西
7信息工程电子科技大学A四川
8信息工程华南理工大学A广东

2、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本省)

在陕西省,共有4所高校的信息工程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西安交通大学的信息工程专业位列陕西省内第1名,超越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省内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专业评级城市全国排名
1信息工程西安交通大学A西安3
2信息工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西安5
3信息工程西北工业大学B+西安12
4信息工程西安邮电大学B+西安21

二、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在本校怎么样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西安交通大学共有82个专业上榜。其中,西安交通大学的信息工程专业获得了A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贸易经济、机械工程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院校名称专业评级
能源互联网工程西安交通大学A+
车辆工程西安交通大学A+
管理科学西安交通大学A
电子科学与技术西安交通大学A+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西安交通大学A+
信息工程西安交通大学A
贸易经济西安交通大学A
机械工程西安交通大学A
工业工程西安交通大学A+
医学影像学西安交通大学A
劳动与社会保障西安交通大学A

三、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工程专业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的信息工程专业类别为历史学类,隶属于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2024年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在全国共招生174人,学费为6600元/年。

培养目标:该专业的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无线电技术专业,是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和陕西省名牌专业。信息工程是一个宽口径专业,涵盖了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两个基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在工业界以及工程技术研究领域起引领作用、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创新性高层次工程研究型专门人才。该专业为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学生修完规定课程及学分,可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办学条件:该专业对应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包括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3个二级学科,是国家“211工程”及“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并设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及国家级通信与信息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科拥有教师71人,其中教授20、副教授19人,高级工程师4人。教师中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4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人,校“腾飞人才”2人,省“科技新星”1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已经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以教授、博士为骨干,人员结构合理、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学术梯队。培养特色:该专业是建立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研究通信与信息处理理论、技术和工程实现的专门学科。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以加强基础知识、强化实践性环节及培养专业能力为特色。学生在学习通识基础及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选修各方向的专业课程并参与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数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各类实践性环节,培养工程意识和创新设计能力。近年来,本专业学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TI杯及ALTERA杯等全国各类电子设计竞赛,获得各类奖项60多项,其中一等奖20余次。毕业去向: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基本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专业知识宽广,主要在信息产业、国防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和行业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和教学等方面工作。毕业生中除近一半的学生选择在国内或出国继续深造外,就业单位包括英特尔、微软、华为、中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及中国电科、中国航天科技、中国航天科工、中国兵器等骨干科研院所、政府机关、高等学校以及各类IT企业。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科秉承交大的优良学风,培养的学生基本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专业知识宽广,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毕业生中涌现了昆明物理研究所的苏君红院士、总参57所的叶尚福院士及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谭铁牛院士等一批优秀的知名专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