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山东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被软科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59位,实力仅次于安徽工程大学;在山东省内排名第3位,排在烟台大学之上。
此外,山东理工大学的车辆工程专业还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还被评为了B-类学科专业,为山东理工大学王牌专业之一,实力雄厚,毕业生就业率也一直名列前茅!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山东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车辆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141所大学上榜。其中,山东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位列全国第59名,仅排在太原科技大学和安徽工程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省份 |
---|---|---|---|---|
54 | 车辆工程 | 华南农业大学 | B+ | 广东 |
55 | 车辆工程 | 南京工业大学 | B+ | 江苏 |
56 | 车辆工程 | 安徽工业大学 | B+ | 安徽 |
57 | 车辆工程 | 太原科技大学 | B+ | 山西 |
58 | 车辆工程 | 安徽工程大学 | B+ | 安徽 |
59 | 车辆工程 | 山东理工大学 | B+ | 山东 |
62 | 车辆工程 | 宁波大学 | B+ | 浙江 |
63 | 车辆工程 | 重庆交通大学 | B+ | 重庆 |
64 | 车辆工程 | 中北大学 | B+ | 山西 |
65 | 车辆工程 | 大连交通大学 | B+ | 辽宁 |
66 | 车辆工程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B+ | 陕西 |
在山东省,共有10所高校的车辆工程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山东理工大学的车辆工程专业位列山东省内第3名,超越了烟台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车辆工程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B+ | 青岛 | 30 |
2 | 车辆工程 | 青岛理工大学 | B+ | 青岛 | 38 |
3 | 车辆工程 | 山东理工大学 | B+ | 淄博 | 59 |
4 | 车辆工程 | 烟台大学 | B+ | 烟台 | 70 |
5 | 车辆工程 | 济南大学 | B+ | 济南 | 84 |
6 | 车辆工程 | 山东建筑大学 | B | 济南 | 85 |
7 | 车辆工程 | 山东农业大学 | B | 泰安 | 103 |
8 | 车辆工程 | 山东交通学院 | B | 济南 | 120 |
9 | 车辆工程 | 聊城大学 | B | 聊城 | 128 |
10 | 车辆工程 | 鲁东大学 | B | 烟台 | 130 |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山东理工大学共有64个专业上榜。其中,山东理工大学的车辆工程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数字媒体技术、材料化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
机械电子工程 | 山东理工大学 | B+ |
测绘工程 | 山东理工大学 | B+ |
朝鲜语 | 山东理工大学 | B |
数字媒体技术 | 山东理工大学 | B+ |
材料化学 | 山东理工大学 | B |
车辆工程 | 山东理工大学 | B+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山东理工大学 | B+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山东理工大学 | B+ |
舞蹈表演 | 山东理工大学 | B |
社会工作 | 山东理工大学 | B+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山东理工大学 | B |
山东理工大学的车辆工程专业类别为理学类,隶属于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2024年山东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在全国共招生125人,学费为6600元/年。
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也是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专业和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立项建设专业,本专业设有机械工程(含车辆工程)实验中心、车辆工程与交通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电动汽车智能化动力集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平台,同时设有山东省高校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车辆工程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个省级平台,本专业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国家级精品课程及5门省级精品课程。现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综合人文素质,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从事车辆工程领域内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质量检测、技术推广、运行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汽车构造、汽车设计、汽车理论、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发动机原理、汽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汽车试验学、新能源汽车技术等。 就业领域:毕业生可以在国内外车辆研发单位、车辆制造企业、车辆零部件生产企业、交通运输行业等部门从事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技术推广应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