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民族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大连民族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被软科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161位,实力仅次于肇庆学院;在辽宁省内排名第7位,排在沈阳理工大学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大连民族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410所大学上榜。其中,大连民族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位列全国第161名,仅排在河北地质大学和肇庆学院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省份 |
---|---|---|---|---|
155 | 视觉传达设计 | 温州肯恩大学 | B+ | 浙江 |
155 | 视觉传达设计 | 铜仁学院 | B+ | 贵州 |
155 | 视觉传达设计 | 天津财经大学 | B+ | 天津 |
155 | 视觉传达设计 | 河北地质大学 | B+ | 河北 |
160 | 视觉传达设计 | 肇庆学院 | B+ | 广东 |
161 | 视觉传达设计 | 大连民族大学 | B+ | 辽宁 |
166 | 视觉传达设计 | 沈阳理工大学 | B+ | 辽宁 |
166 | 视觉传达设计 | 西安石油大学 | B+ | 陕西 |
166 | 视觉传达设计 | 西北师范大学 | B+ | 甘肃 |
166 | 视觉传达设计 | 中北大学 | B+ | 山西 |
170 | 视觉传达设计 | 重庆师范大学 | B+ | 重庆 |
在辽宁省,共有22所高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大连民族大学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位列辽宁省内第7名,超越了沈阳理工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视觉传达设计 | 大连理工大学 | A | 大连 | 30 |
2 | 视觉传达设计 | 鲁迅美术学院 | A | 沈阳 | 36 |
3 | 视觉传达设计 | 大连工业大学 | A | 大连 | 52 |
4 | 视觉传达设计 | 东北大学 | A | 沈阳 | 70 |
5 | 视觉传达设计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B+ | 沈阳 | 131 |
6 | 视觉传达设计 | 辽宁工业大学 | B+ | 锦州 | 134 |
7 | 视觉传达设计 | 大连民族大学 | B+ | 大连 | 161 |
8 | 视觉传达设计 | 沈阳理工大学 | B+ | 沈阳 | 166 |
9 | 视觉传达设计 | 大连外国语大学 | B+ | 大连 | 177 |
10 | 视觉传达设计 | 大连医科大学 | B+ | 大连 | 193 |
11 | 视觉传达设计 | 辽宁师范大学 | B+ | 大连 | 202 |
12 | 视觉传达设计 | 沈阳建筑大学 | B+ | 沈阳 | 202 |
13 | 视觉传达设计 | 沈阳师范大学 | B+ | 沈阳 | 222 |
14 | 视觉传达设计 | 沈阳工学院 | B | 抚顺 | 243 |
15 | 视觉传达设计 | 大连艺术学院 | B | 大连 | 257 |
16 | 视觉传达设计 |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 B | 大连 | 282 |
17 | 视觉传达设计 |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 | B | 大连 | 287 |
18 | 视觉传达设计 | 大连大学 | B | 大连 | 292 |
19 | 视觉传达设计 | 沈阳大学 | B | 沈阳 | 298 |
20 | 视觉传达设计 | 大连海洋大学 | B | 大连 | 346 |
21 | 视觉传达设计 | 辽宁财贸学院 | B | 葫芦岛 | 356 |
22 | 视觉传达设计 | 沈阳城市学院 | B | 沈阳 | 379 |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大连民族大学共有43个专业上榜。其中,大连民族大学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机器人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化学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
日语 | 大连民族大学 | B+ |
车辆工程 | 大连民族大学 | B |
制药工程 | 大连民族大学 | B |
机器人工程 | 大连民族大学 | B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大连民族大学 | B |
视觉传达设计 | 大连民族大学 | B+ |
汉语国际教育 | 大连民族大学 | B |
应用化学 | 大连民族大学 | B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大连民族大学 | B |
土木工程 | 大连民族大学 | B |
电子信息工程 | 大连民族大学 | B+ |
大连民族大学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类别为经济学类,隶属于大连民族大学设计学院。
以专业学习为载体,通过对学生的价值观、道德、学习方法、个人发展与规划等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强化与引导,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自我学习、发展、社会交往、适应环境等生存的必要能力;培养具有艺术设计的基本表达技能、基础理论和应用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视觉传达创新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创造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