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法学专业排名怎么样?好不好

发布:2025-03-03 16:20:55 新高考网

北京邮电大学法学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北京邮电大学法学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161位,实力仅次于西南大学;在北京市内排名第26位,排在北京工业大学之上。

北京邮电大学法学专业排名怎么样?好不好

一、北京邮电大学法学专业排名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北京邮电大学法学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1、北京邮电大学法学专业排名一览表(全国)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法学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250所大学上榜。其中,北京邮电大学法学专业位列全国第161名,仅排在西南大学和浙江财经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档次(研究型)省份
111法学伊犁师范大学B++(4★)新疆
111法学浙江理工大学B++(4★)浙江
111法学温州大学B++(4★)浙江
111法学浙江财经大学B++(4★)浙江
111法学西南大学B++(4★)重庆
161法学北京邮电大学B+(3★)北京
161法学中国传媒大学B+(3★)北京
161法学北京中医药大学B+(3★)北京
161法学北京物资学院B+(3★)北京
161法学闽南师范大学B+(3★)福建
161法学南方医科大学B+(3★)广东

2、北京邮电大学法学专业排名一览表(本省)

在北京市,共有33所高校的法学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北京邮电大学的法学专业位列北京市内第26名,超越了北京工业大学。

省内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档次(研究型)城市全国排名
1法学北京大学A++(8★)海淀区1
2法学中国人民大学A++(8★)海淀区1
3法学清华大学A++(7★)海淀区4
4法学中国政法大学A++(7★)昌平区3
5法学北京师范大学A+(6★)海淀区7
6法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6★)海淀区7
7法学外交学院A+(6★)西城区7
8法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A+(5★)朝阳区17
9法学北京外国语大学A+(5★)海淀区17
10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A(5★)西城区35
11法学北京理工大学B++(4★)海淀区49
12法学中国农业大学B++(4★)海淀区111
13法学北京科技大学B++(4★)海淀区111
14法学北京交通大学B++(4★)海淀区49
15法学北京化工大学B++(4★)朝阳区111
16法学首都师范大学B++(4★)海淀区49
17法学中央民族大学B++(4★)海淀区49
18法学中央财经大学B++(4★)海淀区49
19法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B++(4★)昌平区111
20法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B++(4★)丰台区49
21法学北京工商大学B++(4★)海淀区111
22法学北方工业大学B++(4★)石景山区49
23法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B++(4★)海淀区111
24法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B++(4★)海淀区49
25法学国际关系学院B++(4★)海淀区111
26法学北京邮电大学B+(3★)海淀区161
27法学北京工业大学B+(3★)朝阳区208
28法学首都医科大学B+(3★)丰台区208
29法学中国传媒大学B+(3★)朝阳区161
30法学北京中医药大学B+(3★)朝阳区161
31法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B+(3★)朝阳区208
32法学北京联合大学B+(3★)朝阳区208
33法学北京物资学院B+(3★)通州区161

二、北京邮电大学法学专业在本校怎么样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北京邮电大学共有40个专业上榜。其中,北京邮电大学的法学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区域一流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院校名称档次(研究型)
材料科学与工程北京邮电大学B+(3★)
测控技术与仪器北京邮电大学B+(3★)
市场营销北京邮电大学B+(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北京邮电大学B+(3★)
经济学北京邮电大学B+(3★)
法学北京邮电大学B+(3★)
国际经济与贸易北京邮电大学B+(3★)
会计学北京邮电大学B+(3★)

三、北京邮电大学法学专业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的法学专业类别为法学类,隶属于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2024年北京邮电大学法学专业在全国共招生29人,学费为5000元/年。

法学专业依托学校强大的信息网络技术优势,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理论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熟悉信息网络的发展规律和趋势,熟悉我国现行有关通信、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复合型的高级法律人才,使毕业生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信息网络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比较扎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能力,以及熟练的外语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法律咨询机构、企业法律部门等单位从事相关工作。本专业毕业生连续多年保持100%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