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安徽建筑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被软科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149位,实力仅次于浙江万里学院;在安徽省内排名第9位,排在蚌埠医科大学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安徽建筑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293所大学上榜。其中,安徽建筑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位列全国第149名,仅排在北京农学院和浙江万里学院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省份 |
---|---|---|---|---|
143 | 物联网工程 | 广东海洋大学 | B+ | 广东 |
145 | 物联网工程 | 齐齐哈尔大学 | B+ | 黑龙江 |
146 | 物联网工程 | 天津城建大学 | B+ | 天津 |
146 | 物联网工程 | 北京农学院 | B+ | 北京 |
148 | 物联网工程 | 浙江万里学院 | B+ | 浙江 |
149 | 物联网工程 | 安徽建筑大学 | B+ | 安徽 |
151 | 物联网工程 | 江苏理工学院 | B+ | 江苏 |
152 | 物联网工程 | 蚌埠医科大学 | B+ | 安徽 |
153 | 物联网工程 | 辽宁科技大学 | B+ | 辽宁 |
153 | 物联网工程 | 厦门理工学院 | B+ | 福建 |
155 | 物联网工程 | 云南财经大学 | B+ | 云南 |
在安徽省,共有13所高校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安徽建筑大学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位列安徽省内第9名,超越了蚌埠医科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物联网工程 | 合肥工业大学 | A | 合肥 | 17 |
2 | 物联网工程 | 安徽大学 | A | 合肥 | 24 |
3 | 物联网工程 | 安徽工程大学 | A | 芜湖 | 55 |
4 | 物联网工程 | 安徽工业大学 | B+ | 马鞍山 | 80 |
5 | 物联网工程 | 安徽师范大学 | B+ | 芜湖 | 86 |
6 | 物联网工程 | 安徽理工大学 | B+ | 淮南 | 94 |
7 | 物联网工程 | 安庆师范大学 | B+ | 安庆 | 95 |
8 | 物联网工程 | 安徽财经大学 | B+ | 蚌埠 | 129 |
9 | 物联网工程 | 安徽建筑大学 | B+ | 合肥 | 149 |
10 | 物联网工程 | 蚌埠医科大学 | B+ | 蚌埠 | 152 |
11 | 物联网工程 | 滁州学院 | B+ | 滁州 | 163 |
12 | 物联网工程 | 蚌埠学院 | B | 蚌埠 | 177 |
13 | 物联网工程 | 阜阳师范大学 | B | 阜阳 | 186 |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安徽建筑大学共有54个专业上榜。其中,安徽建筑大学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
网络工程 | 安徽建筑大学 | B+ |
机械电子工程 | 安徽建筑大学 | B+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安徽建筑大学 | B |
人力资源管理 | 安徽建筑大学 | B+ |
电子信息工程 | 安徽建筑大学 | B+ |
物联网工程 | 安徽建筑大学 | B+ |
环境工程 | 安徽建筑大学 | B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安徽建筑大学 | B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安徽建筑大学 | B+ |
应用化学 | 安徽建筑大学 | B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安徽建筑大学 | B+ |
安徽建筑大学的物联网工程专业类别为文学类,隶属于安徽建筑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24年安徽建筑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在全国共招生90人,学费为5200元/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和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电子、传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能够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维等工作的高级专门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离散结构、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及应用、RFID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与设计、计算机网络、物联网工程导论、物联网通信技术、RFID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传感网原理及应用、海量数据存储、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物联网控制、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银行、通信、邮电、政府机关、军事国防、IT企业、智能建筑企业等行业或部门的嵌入式系统、物联网应用系统等方面的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计算机、网络、通信、控制等领域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