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合肥工业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A等级,全国排名第23位,实力仅次于华东师范大学;在安徽省内排名第2位,排在安徽大学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合肥工业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163所大学上榜。其中,合肥工业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位列全国第23名,仅排在华东师范大学和东北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18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武汉科技大学 | A(5★) | 湖北 |
18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武汉轻工大学 | A(5★) | 湖北 |
18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东北电力大学 | A(5★) | 吉林 |
18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东北大学 | A(5★) | 辽宁 |
18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A(5★) | 上海 |
23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合肥工业大学 | A(4★) | 安徽 |
23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安徽理工大学 | A(4★) | 安徽 |
23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北京交通大学 | A(4★) | 北京 |
23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北京邮电大学 | A(4★) | 北京 |
23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北京工业大学 | A(4★) | 北京 |
23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A(4★) | 北京 |
在安徽省,共有5所高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合肥工业大学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位列安徽省内第2名,超越了安徽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5★) | 合肥市 | 9 |
2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合肥工业大学 | A(4★) | 合肥市 | 23 |
3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安徽大学 | B++(4★) | 合肥市 | 51 |
4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安徽理工大学 | A(4★) | 淮南市 | 23 |
5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安庆师范大学 | B+(3★) | 安庆市 | 122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合肥工业大学共有72个专业上榜。其中,合肥工业大学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获得了A级评价,档次为中国高水平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测绘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交通工程、物联网工程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工业工程 | 合肥工业大学 | A(4★) |
物流管理 | 合肥工业大学 | A(4★)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合肥工业大学 | B++(4★) |
测绘工程 | 合肥工业大学 | B++(4★)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合肥工业大学 | B++(4★)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合肥工业大学 | A(4★) |
交通工程 | 合肥工业大学 | B++(4★) |
物联网工程 | 合肥工业大学 | B++(4★)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合肥工业大学 | B++(4★)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合肥工业大学 | B++(4★)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合肥工业大学 | B++(4★) |
合肥工业大学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类别为数学类,隶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数学学院。2024年合肥工业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全国共招生80人,学费为6050元/年。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专业是以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与控制科学等为基础交叉渗透而形成的理科专业。2008年和2009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分别被遴选为校级和省级特色专业;2012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被遴选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9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计算科学和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特色与培养模式专业方向及特色: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理科专业,包括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两个方面。方向一是以信息科学方面为主,计算数学方面为辅;方向二是以数学方面为主,信息科学方面为辅。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体现了在扎实的数学基础之上,合理架构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专业基础理论。通过信息论、数据结构、数据库、科学计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习,及数学模型、数学实践课、专业实习各环节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解决科学计算、软件开发和设计、信息处理与编码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就业方向科学研究部门从事计算数学、计算机软件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或在金融、统计、保险、信息、IT公司等单位从事数学建模、科学计算、工程软件研制、软件开发以及信息处理工作;或到国内外相关院校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