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学科世界第一(18个顶尖学科名单)

更新:2025-11-14 20:20:36 新高考网

根据2024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和2025年QS学科排名,中国内地高校在多个学科领域表现突出,世界排名第一的学科专业共有18个!

清华大学的化学工程、纳米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三处专业全部排名世界第一,除了清华大学的这三个专业外,其他15个专业是什么?他们在哪些高校吗?下面一起来看看~

中国内地高校18个学科世界第一!

1、清华大学:化学工程、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 化学工程: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 能源科学与工程:凭借深厚学术积淀和持续技术创新,多年保持全球领先;校友会2025七星级学科,聚焦清洁能源技术

 ◆ 环境科学与工程:2024年夺冠,在绿色科技领域成就卓越,碳中和核心技术贡献者。

清华大学排名世界第一位的专业,均为工程专业。这也反映了清华大学在工科领域全国领先,在世界高等教育中的优势地位。

除了这三个专业,清华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也是实力不俗。在最新一轮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比中,清华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被评为 A+。在国际上也具有较高的声誉,在 2022 年发布的 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列世界第 10 名。该学科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一流的科研团队,在专业上进步非常快,在世界排名上提高显著,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

 ◆ 仪器科学:是王牌专业,在精密仪器与测量技术领域全球领先,依托先进科研平台和丰富实践经验,为国家关键领域培养大批优秀人才。

仪器与科学专业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55年,在全国率先开办了精密仪器和自动化仪表两个本科专业。经过飞速发展后,哈工大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是首批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首批博士后流动站、首批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哈工大仪器科学连续多年排名世界第一。

哈尔滨工业大学拥有“国防七子”和“建筑老八校”之称,除了“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实力超强外,其他很多专业也是实力不俗。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

 ◆ 纳米科学与技术:在纳米材料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中占据制高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其“纳米科学与技术”学科在全球范围内名列第一。这足以证明该校在该领域的卓越实力。

作为中国顶尖的科研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纳米材料、纳米器件以及纳米生物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众多创新成果,为全球的纳米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纳米科学与技术领域将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紧密结合,顶尖科研团队和先进实验设备助力下,在纳米材料制备和纳米器件研发等方面取得关键突破,为中国在下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抢占了先机。

4、同济大学:土木工程

 ◆ 土木工程:是金字招牌,依托我国重大基建项目实践经验,在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创新方面成就举世瞩目,支撑港珠澳大桥等超级工程的核心技术来源。

中国“基建狂魔”的称号不是胡叫的。

土木工程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显示,在土木工程世界一流学科20强高校中,中国高校占据了9个席位。不仅仅如此,中国高校在土木工程世界一流学科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在世界一流学科土木工程10强高校中,中国占据了5所。尤其是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作为中国高校在土木工程学科方面的最突出的代表和优势选手,分别拿下了土木工程世界一流学科的冠军学科和季军学科。

攻克抗震、抗风等关键技术,让建筑屹立不倒;运用数字化技术优化设计流程,提高建设效率。他们打造的地标建筑,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名片,向世界展示中国建造实力。

5、河海大学:水资源工程

 ◆ 水资源工程:主导三峡工程等国家重大水利项目。

“河海大学”是堂堂正正的211、双一流大学,水利专业还是全国比肩清华的存在!

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河海大学一共18个学科上榜,其中水资源工程超越清北等一众名校,排名世界第一!拥有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的河海大学,领跑全世界,当属实至名归。

守护生命之源,针对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治理等难题,科研团队研发污水处理新技术,实现中水回用;优化水利工程调度方案,保障农业灌溉、城市供水。从江河治理到跨流域调水工程,水资源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用专业知识守护水生态,为全球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贡献中国力量。

6、武汉大学:遥感技术

 ◆ 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数据处理与应用领域的全球领导者;“珞珈一号”卫星数据助力全球灾害监测,中国方案获联合国认可。

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武汉大学共有43个学科上榜,遥感技术学科排名全球第一,总上榜学科数位居全国第六。

遥感技术专业是全球标杆,广泛应用于气象监测、环境评估、地理信息测绘等多个领域,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重要数据支持和技术保障。

从国土测绘到灾害监测,从农业估产到城市规划,武大的遥感技术就像“上帝的眼睛”,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准数据支持。

7、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 船舶与海洋工程:深海探测装备与船舶设计的国际标杆,是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

1943年,上海交通大学率先成立了船舶与海洋工程系,揭开了国内进军船海领域前沿探索和人才培养的序幕。

上交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前身是成立于1943年的造船工程系,直到1997年成立了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2003年,该学院与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合并,组建了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上交的王牌学科,在历次学科评估中上交均排名第一。这样突出的实力,让上交不仅在国内高校执牛耳,在世界范围内同样遥遥领先。在去年的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上交再次登顶,这是上交连续5年蝉联该榜单首位。

从深海探测装备到大型邮轮建造,从航母配套技术到海上风电平台,上交大的科研团队不断突破“卡脖子”技术,让中国在蓝色国土的开发中不再受制于人。

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工程

 ◆ 航空航天工程:软科全球第1,C919大飞机关键技术贡献;高精度航空发动机、深空探测载荷技术国际领先,中国航天器设计与制造的核心科研基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于1952年,其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7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航空航天工程学科排行榜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2018年超过美国的佐治亚理工学院,排名第一后,已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是特色优势专业,在飞行器设计与航天技术领域有显著技术优势和深厚学术底蕴,从神舟飞船到嫦娥探月,从歼击机到大型客机,北航培养的人才和技术成果,直接撑起了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半壁江山,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培养大批顶尖人才。

9、中南大学:冶金工程

 ◆ 冶金工程:属材料冶炼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国际标杆。

中南大学冶金工程学科是支撑全球冶金工业发展的领航力量,中国“工业脊梁”的象征,从高铁钢轨的特种钢材,到芯片制造的高纯金属,中南大学的冶金技术让中国在高端材料领域不再“卡脖子”。

10、东南大学:通信工程

 ◆ 通信工程:是通信工程领域的全球翘楚,科研团队强大,技术研发卓越,在通信技术前沿不断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5G乃至未来6G通信网络建设,打破国际通信技术垄断。

说到东南大学最厉害的专业,非通信工程莫属。在软科排名中,东南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被评为全球第一!QS世界大学排名也将东南大学工科列为全球第14位。

中国4G/5G网络的首席科学家都毕业于东南大学,现在正在研发的6G技术,也是由东南大学的校友领衔。可以说,中国的移动通信发展,离不开东南大学的贡献。

更厉害的是,中国主导了全球5G通信标准的制定,这让在民用通信领域国内领先的东南大学,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世界级的领头羊。

11、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

 ◆ 交通运输工程:续6年蝉联世界第一,主导高铁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谈到交通大学,最知名的交通大学是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都是985交大,而北京交大往往被大家忽略了,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北京交大。但其实,在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北京交大才是真正的王者,以266.5分排名第一,超过了清华和东南大学,成功为中国赢得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这个冠军学科。

从高铁网络的规划设计到智能交通系统的研发,中国交通能实现从“追赶”到“引领”的跨越,北交大的这个世界第一专业功不可没。

12、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

 ◆ 矿业工程:矿产资源开发与安全技术的世界级研究中心。

中国矿业大学在矿业工程领域的霸主地位毋庸置疑,多个专业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该学科、专业是传统优势专业,在资源开发与安全技术方面一直保持全球领先水平。不仅解决了中国煤炭安全开采的难题,还将技术输出到全球,让“中国采矿技术”成为国际标杆。

13、东华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

 ◆ 纺织科学与工程:高端纺织材料与智能服装研发的全球引领者;航天服面料、可穿戴智能纺织物打破国际垄断。

纺织科学与工程作为东华大学的旗舰专业,其学科实力在国内纺织领域首屈一指。该专业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持续保持A+评级,并长期占据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榜首。

且东华的纺织专业早已升级为“高科技赛道”:从航天服的特种面料,到医疗领域的生物医用纺织品,再到可降解的环保面料,这里的“世界第一”,让中国纺织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专业构建了从基础材料到智能纺织的完整知识体系,设有纺织材料、智能纺织、针织服装等特色方向,课程内容涵盖纺织材料学、纺织工艺学、智能纺织品开发等前沿领域。

14、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安全与食品加工技术的世界顶尖水平。

坐落于江苏无锡的江南大学,在中国食品科学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学校食品学院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创建最早、基础最好、覆盖面最广。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食品领域全国唯一)、“双一流”建设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多次蝉联第一。

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连续四年蝉联世界第一。让中国在乳制品、发酵食品、功能食品领域的技术水平领跑全球,你喝到的优质酸奶、吃到的健康零食,背后可能就有江南大学的技术支持。

15、中国农业大学:农学

 ◆ 农学:ESI全球前万分之一,杂交水稻技术全球推广。盐碱地改良、抗逆作物育种保障粮食安全。聚焦粮食安全与农业现代化,科研成果惠及乡村振兴。

作为中国农业大学的看家本领,农学涵盖作物遗传育种、智能农业、农田生态,甚至联动生物和信息技术,精准对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智慧农业”热潮。

从培育高产抗病的粮食作物,到研发节水节能的农业技术,中农的科研成果直接服务于14亿人的餐桌安全,在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的今天,这个“世界第一”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

近几年,农学专业深造比例为63%,清华、北大、哥伦比亚、瓦赫宁根等海内外名校频频录取中国农大学子。就业单位同样“重量级”,从农业农村部、海关、国家粮食集团到中粮、三元等农业食品巨头,农学专业生真正成为我国粮食与食品安全的守护者。

16、南京农业大学:兽医学

 ◆ 兽医学(动物医学):动物疫病防控与畜禽健康养殖领域的全球权威。在禽流感、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中发挥关键作用,守护着中国畜牧业的安全,也为全球动物疫病防控贡献中国方案。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前身为1921年创立的东南大学畜牧兽医系,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畜牧兽医系之一。1927年改名为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组建南京农学院畜牧兽医系。1984年,更名南京农业大学,分设兽医系和畜牧系;1994年,经农业部批准,在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的基础上成立动物医学院。

“兽”业解惑,“诊”才实学。南农1999年获兽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和硕士专业学位学位授予权。拥有农业部动物细菌学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实验室、猪链球菌OIE参考实验室、江苏省动物免疫工程实验室、现代化的动物实验中心等研究基地。

南京农业大学的兽医学还是我国最早的博士一级学科点之一、我国兽医学科领域仅有的两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