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2日至10月14日,考生可登录“重庆市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信息采集系统”(https://gkbm.cqksy.cn)填写报考信息和报考选项并进行网上缴费。
为帮助考生熟悉高考报名系统操作方法,下面新高考网(快志愿)给大家整理分享2026年重庆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网上报名用户手册(图文教程),以供重庆考生参考!
1、登录考试院网站
考生进入市教育考试院指定网站(www.cqksy.cn)后,在首页点击“重庆市普通高校招生2026年网上报名入口”进入“重庆市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信息采集系统”(gkbm.cqksy.cn)。

默认显示系统首页,屏幕的左方是填报操作流程,屏幕的右方是考生报名需要了解的“网上报名须知”,屏幕上方是菜单区。如图所示:

考生务必仔细阅读首页的“网上报名须知”和报名所在区县招考机构发布的“公告”信息,认真学习“填报教程”。
2、登录系统
在首页点击“报名登录”,进入系统登录界面,输入身份证号、密码、验证码后,点击“登录系统”按钮进入下一步。如图所示:

3、诚信承诺
考生需认真阅读《考生诚信承诺书》相关条款(首次登录时),认可接受后方能进行网上信息填报。如图所示:

4、修改密码
首次登录必须修改密码,输入“旧密码”“新密码”和“确认新密码”后修改密码,如图5所示。
注意:①“新密码”“确认新密码”输入要一致;②密码必须由数字、字母、下划线组成,至少为8位。

考生报名时设置的密码将在当年高考成绩查询、志愿填报以及录取轨迹查询、艺术(体育)专业统考准考证下载等环节一直使用,请牢记并妥善保管。如因密码保管不善产生的后果,责任由考生自负。
5、填报信息
进入信息采集界面,按照报名信息草表相关内容逐项选择或填写报名信息。如图所示:

填报说明:
①核对身份和班级信息。考生查看自己的身份信息和班级信息,确保准确无误。如确有身份信息中的身份证号、出生日期、姓名、民族等与考生真实户籍不一致的情况,请先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更正,凭户籍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在报名结束前到区县招考机构申请修改;如果班级有错,请与班主任老师联系修改。
②确定报考类别、报考科类并填报信息。考生按屏幕提示填报相关报名信息,填报完毕点击“保存”按钮。如果提示信息有误,请考生根据提示逐项修改(此页面提供信息修改、预览、退出功能)。
③艺术类专业统考科类选择说明。考生可选择1个或多个艺术专业科类兼报,艺术专业科类设置详见本书“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内容。
④选择申报意向。考生事先要了解各项录取照顾及专项报考等资格的申报条件,根据自身条件进行申报。申报时,要单击“展开选择具体意向(可多选)”按钮,勾选后再单击“隐藏”按钮,如图7所示。未显示项目需单独申报。

6、保存信息
报名信息填报完成后,单击“保存”按钮,弹出对话框。如图所示:

7、核对报名信息
保存成功后,系统自动跳转到“功能导航”页面,如图所示。

点击“浏览信息”按钮,进入“报名信息核对”页面,如图10所示。考生检查所填报名信息是否完全正确,如不正确,可点击“返回”按钮返回到上图“功能导航”页面,点击“修改信息”按钮进行修改,跳转到如图6所示界面;如无误则点击“退出”,完成信息填报。在“报名信息核对”页面可点击该页的“打印”按钮,打印报名信息核对表,如下图所示:

8、报名交费
点击“开始交费”按钮,进入“交费项目核对”页面,如图11所示。点击“确认交费”,进入交费界面,如图所示,请按照相关提示进行网上交费,交费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点击上图的“确认交费” 按钮后 ,界面会变化如下,如果浏览器提示阻拦了弹出窗口,请点击允许弹出窗口按钮后 再点击"确认交费"按钮 ,弹出交费页面,如下图蓝色椭圆框所圈示:

①交费成功。会出现如图13的界面,交费成功后,可返回“交费项目核对”页面,此时界面上的交费项目的状态会变成“交费完成”,如图14所示。所有交费项目都是“交费完成”状态,就完成了网上交费。

②交费失败。支付平台提示交费失败,考生可返回“交费项目核对”页面,可以再次进行交费或者取消交费订单。再次进行交费就会进入如图12所示界面;取消交费订单后,重新登录报名系统还可以再重新交费。
③交费成功后需变更交费项目。如果有交费项目变更,可在“交费项目核对”页面上看到新的交费项目或者退费项目,可以进行退费或者补交费。
图15所示就是考生原先报的历史(体育),修改报名信息后只报历史,就可以在“交费项目核对”页面申请体育类专业统考报考费的退费。图16所示就是退费完成。

图17所示就是考生原先只报历史,后改报历史(体育),需要补交体育类专业统考报考费。图18所示就是补交费完成。

考生须在报名时间结束前完成网上交费和退费。

相关推荐:
福建省高考人数2024年多少人(2020-2023历年历史+物理人数)
河南省高考人数2024年多少人(2020-2023历年文科+理科人数)
四川高考人数2024年多少人(2020-2023历年文科+理科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