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学院要考多少分才能上?
2024年丽水学院最容易考上的是浙江省(平行录取一段)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494分(分差2分);最难考上的是浙江省(平行录取二段)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490分(分差221分)。
2025年高考要考上丽水学院:
1、浙江(一段)考生预测494分能上,浙江(二段)考生预测490分能上。
2、河南(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499分、历史类504分能上。
3、山东(一段)考生预测508分能上。
4、安徽(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508分、历史类518分能上。
5、河北(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499分、历史类497分能上。
其它省份预测,详见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究竟2025年需要考多少分能上丽水学院?今年好不好考?比去年难还是更容易,以下为2024年丽水学院多少分可以被录取的最低分数线,可对比参考。
招生省份(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分差 |
---|---|---|---|---|
浙江(平行录取二段) | 综合类 | 490 | 269 | 221 |
浙江(平行录取一段) | 专科专业(综合类) | 538 | 492 | 46 |
综合类 | 494 | 492 | 2 | |
广西(本科批) | 物理类 | 435 | 371 | 64 |
历史类 | 464 | 400 | 64 | |
安徽(本科批) | 历史类 | 518 | 462 | 56 |
物理类 | 506 | 465 | 41 | |
河北(本科批) | 历史类 | 494 | 449 | 45 |
物理类 | 501 | 448 | 53 | |
四川(本科二批) | 理科 | 513 | 459 | 54 |
文科 | 514 | 457 | 57 | |
河南(本科二批) | 文科 | 502 | 428 | 74 |
理科 | 500 | 396 | 104 | |
广东(本科批) | 物理类 | 496 | 442 | 54 |
湖南(本科批) | 历史类 | 485 | 438 | 47 |
物理类 | 464 | 422 | 42 | |
少数民族预科班(历史类) | 476 | 438 | 38 | |
少数民族预科班(物理类) | 464 | 422 | 42 | |
福建(本科批) | 物理类 | 519 | 449 | 70 |
历史类 | 508 | 431 | 77 | |
江西(本科批) | 物理类 | 504 | 448 | 56 |
历史类 | 521 | 463 | 58 | |
重庆(本科批) | 历史类 | 490 | 428 | 62 |
物理类 | 489 | 427 | 62 | |
湖北(本科批) | 物理类 | 508 | 437 | 71 |
历史类 | 510 | 432 | 78 | |
护理类(物理类) | 488 | 437 | 51 | |
少数民族预科班(历史类) | 486 | 432 | 54 | |
少数民族预科班(物理类) | 489 | 437 | 52 | |
江苏(本科批) | 物理类 | 509 | 462 | 47 |
历史类 | 521 | 478 | 43 | |
甘肃(本科批C段) | 物理类 | 454 | 370 | 84 |
贵州(本科批) | 预科(物理类) | 439 | 380 | 59 |
预科(历史类) | 489 | 442 | 47 | |
物理类 | 425 | 380 | 45 | |
历史类 | 486 | 442 | 44 | |
云南(本科二批及预科) | 文科 | 533 | 480 | 53 |
理科 | 477 | 420 | 57 | |
预科(文科) | 516 | 480 | 36 | |
预科(理科) | 453 | 420 | 33 | |
辽宁(本科批) | 物理类 | 463 | 368 | 95 |
历史类 | 466 | 400 | 66 | |
山西(本科二批B段) | 文科 | 466 | 446 | 20 |
理科 | 442 | 418 | 24 | |
山东(普通类一段) | 综合类 | 506 | 444 | 62 |
专业录取分及位次排名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丽水学院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公办全日制高等院校,坐落于素有“中国生态第一市”之美誉的浙江省丽水市。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7年经学大师孙诒让先生指导创办的处州初级师范学堂,历经九次更名、六校合并、四易校址。在117年的办学历程中,丽水学院始终秉承“明德笃行”的校训,薪火相传,青蓝相继,逐步形成了“爱国爱校、唯实唯先、自立自强”的丽院精神。
立足地方需求和学校实际,化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化地方特色为学科特色,化区域资源为办学资源,在服务和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特色。坚持“两山”铸魂,建设中国(丽水)两山学院,拥有省级智库2个,发布全国首个指南类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牵头组建丽水市农村电子商务学院,丽水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全力助推丽水市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研究与实践。坚持“两基”立根,与丽水市教育局共同组建丽水市中小学(幼)教师干部培训中心,承担“绿谷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高水平建设浙江省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成丽水市唯一获省科技厅许可的有资质实验动物中心,全力服务基础教育和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坚持“两特”赋能,建有华东地区唯一的民族学院,现有浙江省民族干部培训基地、少数民族专业技能实验实训基地和民族文化产业创意基地,获批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与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与龙泉市政府共建中国青瓷学院,与泰国东方大学孔子学院共建全球首家“中国青瓷学堂”,全力引领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和青瓷非遗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