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河北高考635分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物理类)

更新:2025-01-25 12:50:39 新高考网

2025年河北高考物理类635分左右(633分、634分、635分、636分、63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河北物理类考生63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河北高考635分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物理类)

参考河北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河北高考分数线,河北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48分。河北物理类635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河北高考63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河北物理类63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

省外:北京邮电大学(最低637分)、同济大学(最低636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最低635分)、北京师范大学(最低634分)、南京医科大学(最低628分)。

二:河北物理类63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29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河北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3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3433名到第3628名,共有196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2025河北物理类63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武汉大学公办6373263本科
2南开大学公办6373263本科
3北京邮电大学公办6373263本科
4同济大学公办6363432本科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办6353628本科
6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公办6353628本科
7浙江大学公办6343823本科
8北京师范大学公办6343823本科
9北京邮电大学公办6373263本科
10南京医科大学公办6285164本科

以上“2025年河北高考物理类63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河北录取线都在635分左右(共有29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河北物理类63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武汉大学简介:

学校简介 首页学校概况学校简介

令人瞩目的高水平办学成就,为武汉大学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学校与53个国家和地区的341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2022年8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学校拥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10个一级学科排名位居全国前五位,其中力学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学科优秀率(A类学科占授权学科的比例)位列全国第六位,A类学科数量位列全国第八位,工科A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现有两院院士39人(含双聘)、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04人、国家级青年人才225人,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威海校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传统,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形成了“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建有丁香、雅荷、梧桐、劲松、竹贤和海棠六大学生书院,学院与书院融合的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建设试点。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入选山东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平台,培育了以“HRT车队”“HERO机器人团队”为代表的100多支在国际、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斩获全国“互联网+”金奖等一批国内外重要赛事奖项。“HRT车队”获中国大学生越野车和电动车“双冠王”并获评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北京师范大学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百余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始终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五四”“一二·九”等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吴承仕、黎锦熙、陈垣、范文澜、侯外庐、白寿彝、钟敬文、启功、胡先骕、汪堃仁、周廷儒等为代表,一大批名师先贤在这里弘文励教。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学校秉承“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形成了“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