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西南科技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65位,实力仅次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在四川省内排名第3位,排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西南科技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89所大学上榜。其中,西南科技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位列全国第65名,仅排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和鲁东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65 | 应用心理学 | 青海民族大学 | B+(3★) | 青海 |
65 | 应用心理学 | 济南大学 | B+(3★) | 山东 |
65 | 应用心理学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B+(3★) | 山东 |
65 | 应用心理学 | 鲁东大学 | B+(3★) | 山东 |
65 | 应用心理学 |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 B+(3★) | 山东 |
65 | 应用心理学 | 西南科技大学 | B+(3★) | 四川 |
65 | 应用心理学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B+(3★) | 四川 |
65 | 应用心理学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B+(3★) | 天津 |
65 | 应用心理学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B+(3★) | 天津 |
65 | 应用心理学 | 浙江理工大学 | B+(3★) | 浙江 |
在四川省,共有4所高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西南科技大学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位列四川省内第3名,超越了成都中医药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应用心理学 | 西南交通大学 | A+(5★) | 成都市 | 7 |
2 | 应用心理学 | 西南民族大学 | B++(4★) | 成都市 | 28 |
3 | 应用心理学 | 西南科技大学 | B+(3★) | 绵阳市 | 65 |
4 | 应用心理学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B+(3★) | 成都市 | 65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西南科技大学共有48个专业上榜。其中,西南科技大学的应用心理学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区域一流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信息安全、汉语国际教育、物联网工程、制药工程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西南科技大学 | B+(3★) |
工程力学 | 西南科技大学 | B+(3★)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西南科技大学 | B+(3★) |
信息安全 | 西南科技大学 | B+(3★) |
汉语国际教育 | 西南科技大学 | B+(3★) |
应用心理学 | 西南科技大学 | B+(3★) |
物联网工程 | 西南科技大学 | B+(3★) |
制药工程 | 西南科技大学 | B+(3★) |
电子商务 | 西南科技大学 | B+(3★) |
生物工程 | 西南科技大学 | B+(3★) |
工程管理 | 西南科技大学 | B+(3★) |
西南科技大学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类别为心理学类,隶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2024年西南科技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在全国共招生77人,学费为6240元/年。
历史沿革:应用心理学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5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博士在读。专业面向全国一本招生,现有在校本科生351人,学制四年,最低毕业学分170,允许学习年限3-6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2022年开始设立司法心理学创新实验班,供学生选报。专业核心包含课程: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史、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专业学位课程:综合英语1、大学计算机(理工B)、普通心理学A1、普通心理学A2、心理学史、发展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实验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应用实习。专业师生先后荣获各级各类荣誉多项,包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绵阳市劳动模范”、“西南科技大学第二届教学名师”、“西南科技大学优秀教师”、“西南科技大学优秀教学质量奖”、“西南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数十人次,以及团中央“抗震救灾先进集体”、“感动西科十大人物(团队)”、“西南科技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西南科技大学实验教学先进集体”、“西南科技大学青年文明号”,以及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省市各级荣誉百余次。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中文核心期刊和SCI、ISTP、China Daily等外文期刊、会议论文集、报纸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或参研国家“863”计划、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省社科联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市厅级课题100余项,获得省级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项;建成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门,团队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3次,4人获得省级课程竞赛三等奖。教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教书育人名师、教育部“智慧教学之星”、团中央“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等个人及团体荣誉20余人次。专业与旧金山州立大学心理学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清华大学、香港大学、西南大学、深圳大学、重庆大学等开展了广泛的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与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国际美慈组织等联合开展灾后心理、社会心理相关服务与研究。专业外聘兼职教师有: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执行委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张建新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红教授,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樊富珉教授,海外华人精神医学学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向阳研究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力研究员,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黄国平教授等。培养目标:应用心理学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具有良好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适应21世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就业去向:本专业学子具备系统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教育部门、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社区组织、工商企业、心理咨询机构等从事心理学教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犯罪和社区心理矫正、员工心理支持以及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等工作,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