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发布:2025-03-22 22:18:48 新高考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60位,实力仅次于广东工业大学;在广东省内排名第12位,排在汕头大学之上。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一览表(全国)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355所大学上榜。其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位列全国第60名,仅排在广东工业大学和兰州理工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档次(研究型)省份
6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兰州大学B++(4★)甘肃
6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西北师范大学B++(4★)甘肃
6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兰州交通大学B++(4★)甘肃
6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兰州理工大学B++(4★)甘肃
6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广东工业大学B++(4★)广东
6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B++(4★)广东
6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五邑大学B++(4★)广东
6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广东海洋大学B++(4★)广东
6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B++(4★)广西
6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南宁师范大学B++(4★)广西
6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海南师范大学B++(4★)海南

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一览表(本省)

在广东省,共有20所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位列广东省内第12名,超越了汕头大学。

省内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档次(研究型)城市全国排名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深圳大学A+(6★)深圳市18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A+(6★)珠海市18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A+(6★)深圳市18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山大学A(5★)广州市27
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华南理工大学A(5★)广州市27
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暨南大学A(5★)广州市27
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南方科技大学A(5★)深圳市50
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华南师范大学A(5★)广州市27
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东莞理工学院A(5★)东莞市50
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广东工业大学B++(4★)广州市60
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广州大学B++(4★)广州市206
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B++(4★)广州市60
1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汕头大学B++(4★)汕头市206
1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佛山大学B++(4★)佛山市206
1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五邑大学B++(4★)江门市60
1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广东海洋大学B++(4★)湛江市60
1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B++(4★)广州市206
1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华南农业大学B+(3★)广州市327
1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广州中医药大学B+(3★)广州市285
2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广东技术师范大学B+(3★)广州市285

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本校怎么样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共有54个专业上榜。其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高水平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会计学、法学、汉语言文学、塞尔维亚语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院校名称档次(研究型)
新闻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B++(4★)
行政管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B++(4★)
工商管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B++(4★)
会计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B++(4★)
法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B++(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B++(4★)
汉语言文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B++(4★)
塞尔维亚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A+(3★)
老挝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A+(3★)
柬埔寨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A+(3★)
孟加拉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A+(3★)

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类别为计算机类,隶属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于2001年,2009年获批教育部特色专业,2010获批广东省级特色专业,2019年获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试点。2016年开设大数据处理方向,2019年开设人工智能方向。

师资力量。

本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其中教授6人(博导1人),副教授5人,外籍教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18人,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3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人,云山学者4人。

科研成就。

近五年,本专业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几十项,在研科研经费500多万元,发表论文300多篇,SCI、EI、ISTP收录的论文100余篇,编写教材4部,其中李心广教授编写的《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获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蒋盛益教授编写的《数据挖掘原理与实践》获广东省精品教材。本专业拥有一个省级教学团队“数据库系列课程”,一个校级教学团队“操作系统”。

人才培养。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与修养,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计算思维能力,能通过继续教育和其他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能力,在计算系统研发、开发、应用等相关领域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本专业结合学校语言和经贸商等学科优势,开设有大数据处理特色方向,培养具有大数据处理和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

本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离散数学、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系统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库系统等。其中人工智能方向课程包括人工智能、知识工程、嵌入式系统、计算机接口与汇编、编译原理、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与虚拟现实等;大数据处理方向课程包括:云计算与大数据概论、大数据处理技术、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大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应用实践等。

本专业的定位:结合学校语言优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战略需求,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致力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和丰富实践能力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开设有人工智能方向、大数据处理方向,分别培养具有人工智能开发及应用、大数据处理及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

本专业的特色优势。

(1)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课程建设紧扣技术发展实际。以互联网为核心,针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开展课程建设。

(2)突出“外语+专业”的培养模式。发挥学校外语特色,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强、专业能力突出的国际化人才。

(3)以赛促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每年举办科技创新实践月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程序设计竞赛、网络安全竞赛等活动。

(4)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人才培养质量高。每年3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就业,毕业生平均薪酬在省内高校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

(5)组建本科生创新团队,发挥学生主动学习能力。通过“教师科研团队+学生学术创新团队”的模式指导本科生学术科技创新。本专业有近50%的学生加入了学生创新团队。以创新团队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国际交流。

本专业不断推进国际化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积极开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先后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台湾义守大学、台湾真理大学、澳门大学、韩国东西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合作教学科研,开展国家留基委交换生项目,积极探索合作办学;与汇丰软件协同培育人才,创设“广外汇丰软件创新班”;与广东省公安厅网络警察总队、广东省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腾科网络、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轩辕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航运交易所、广州澳元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电子商务协会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生精彩活动。

本专业学子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挑战杯等竞赛中屡获佳绩。

2018-2019年连续承办第十一、十二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华南分区赛,协办广东省第三届“强网杯”网络安全大赛。广东电视台、金羊网、南方网、腾讯等媒体对大赛进行了广泛报道。

就业前景。

本专业累计培养了4000多名专业知识扎实、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都较强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在华南地区赢得了较高声誉。近三年来,学生共荣获国家级奖项11项、省部级奖项17项;参与省级以上研究和创新创业项目8项,获软件著作权和专利等知识产权10项。

本专业毕业生以优秀的综合素质、计算机理论知识与技术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深受海内外用人单位欢迎,适应企业“国际化”、“走出去”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毕业生平均薪酬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佛山等珠三角地区,以及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就业单位主要包括阿里、百度、华为、网易、顺丰、腾讯、汇丰软件等国内知名IT企业、四大国有银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政府部门等,为全国尤其是广东省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批计算机优秀人才,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本专业每年都有一批毕业生成功考取或申请美国西北大学、英国华威大学、悉尼大学、香港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境)内外知名大学读研深造,成为业界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