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好不好?排名怎么样

发布:2025-04-15 22:08:13 新高考网

合肥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合肥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69位,实力仅次于浙江理工大学;在安徽省内排名第1位,排在安徽工业大学之上。

合肥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好不好?排名怎么样

一、合肥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排名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合肥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1、合肥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排名一览表(全国)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186所大学上榜。其中,合肥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位列全国第69名,仅排在浙江理工大学和天津理工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档次(研究型)省份
35应用化学东华大学B++(4★)上海
35应用化学西南科技大学B++(4★)四川
35应用化学天津大学B++(4★)天津
35应用化学天津理工大学B++(4★)天津
35应用化学浙江理工大学B++(4★)浙江
69应用化学合肥工业大学B++(4★)安徽
69应用化学安徽建筑大学B++(4★)安徽
69应用化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4★)北京
69应用化学北京科技大学B++(4★)北京
69应用化学北京工业大学B++(4★)北京
69应用化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B++(4★)北京

2、合肥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排名一览表(本省)

在安徽省,共有7所高校的应用化学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合肥工业大学的应用化学专业位列安徽省内第1名,超越了安徽工业大学。

省内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档次(研究型)城市全国排名
1应用化学合肥工业大学B++(4★)合肥市69
2应用化学安徽工业大学B++(4★)马鞍山市35
3应用化学安徽工程大学B++(4★)芜湖市35
4应用化学安徽建筑大学B++(4★)合肥市69
5应用化学安徽师范大学B+(3★)芜湖市112
6应用化学安徽农业大学B+(3★)合肥市112
7应用化学阜阳师范大学B+(3★)阜阳市145

二、合肥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在本校怎么样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合肥工业大学共有72个专业上榜。其中,合肥工业大学的应用化学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高水平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环境工程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院校名称档次(研究型)
土木工程合肥工业大学B++(4★)
机械工程合肥工业大学B++(4★)
市场营销合肥工业大学B++(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合肥工业大学B++(4★)
材料科学与工程合肥工业大学B++(4★)
应用化学合肥工业大学B++(4★)
通信工程合肥工业大学B++(4★)
环境工程合肥工业大学B++(4★)
国际经济与贸易合肥工业大学B++(4★)
英语合肥工业大学B++(4★)
数学与应用数学合肥工业大学B++(4★)

三、合肥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简介

合肥工业大学的应用化学专业类别为化学类,隶属于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024年合肥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在全国共招生54人,学费为5500元/年。

应用化学(工)专业(在合肥校区和宣城校区招生)应用化学学科于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合肥工业大学最早的硕士点之一。在18年学科建设基础上,于2002年开始招收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本学科为原机械部重点学科和安徽省重点学科,2014年获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教师博士学位获得率100%,高级职称比例为85.7%,其中教授比例为50.0%。历年来本专业毕业生攻读研究生的比例约为50%,大多进入985或“双一流”全国知名高校或中科院研究所继续深造。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知识、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专业技术人才。掌握功能材料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新型功能材料及精细化学品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应能力强、就业面宽,可从事新型功能材料如光电材料、化学合成材料(包括有机、无机及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材料、光伏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工艺设计、分析检测和生产管理工作。还可以从事石化、汽车、化工、日化、农药、医药、环保及能源等精细化学品领域的相关产品的制备、研发及应用研究工作。同时也可以到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专业特色■本专业以有机、无机及高分子三大合成技术为基础,电化学技术为检测手段制备新型功能材料(有机、无机及高分子材料)特别是光电材料及元器件为特色,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合成技术原理进行新型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元器件的生产、应用研发的能力。■本专业以生物质化学与工程博士点、应用化学、生物化工、工业催化等三个硕士点为学科支撑,在新型功能材料制备、精细化学品绿色合成、应用电化学、工业催化等研究方向上具有显著特色。■师资力量雄厚,注重“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彰显理工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