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程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安徽工程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被软科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87位,实力仅次于山东农业大学;在安徽省内排名第4位。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安徽工程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93所大学上榜。其中,安徽工程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位列全国第87名,仅排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之后。
|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省份 |
|---|---|---|---|---|
| 82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南昌工程学院 | B | 江西 |
| 83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东北石油大学 | B | 黑龙江 |
| 84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洛阳理工学院 | B | 河南 |
| 85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B | 上海 |
| 85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山东农业大学 | B | 山东 |
| 87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安徽工程大学 | B | 安徽 |
| 88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武汉纺织大学 | B | 湖北 |
| 89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河南城建学院 | B | 河南 |
| 89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B | 内蒙古 |
| 91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长春工程学院 | B | 吉林 |
| 92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辽宁工业大学 | B | 辽宁 |
在安徽省,共有4所高校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安徽工程大学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位列安徽省内第4名。
|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 1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合肥工业大学 | A | 合肥 | 17 |
| 2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安徽建筑大学 | B+ | 合肥 | 39 |
| 3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安徽工业大学 | B+ | 马鞍山 | 54 |
| 4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安徽工程大学 | B | 芜湖 | 87 |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安徽工程大学共有61个专业上榜。其中,安徽工程大学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工业工程、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生物工程等,详见如下。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安徽工程大学 | B+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安徽工程大学 | B |
| 智能制造工程 | 安徽工程大学 | B+ |
| 工业工程 | 安徽工程大学 | B |
| 工业设计 | 安徽工程大学 | B+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安徽工程大学 | B |
| 产品设计 | 安徽工程大学 | B+ |
| 生物工程 | 安徽工程大学 | B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安徽工程大学 | B+ |
| 软件工程 | 安徽工程大学 | B+ |
| 工程管理 | 安徽工程大学 | B+ |
安徽工程大学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类别为法学类,隶属于安徽工程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24年安徽工程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全国共招生55人,学费为5200元/年。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本专业为学校特色专业建设试点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良好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素养,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能有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复杂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问题,具有较强的创新、协作、沟通意识和自主、终身学习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画法几何及给排水制图,工程力学Ⅱ,水力学I,土建工程基础,泵与泵站,水分析化学,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水处理生物学,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给排水管道系统,水质工程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工程施工,水工艺设备基础,给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水工程经济,建筑消防设备工程。就业方向:从事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科研和教学等工作,服务于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城镇给排水、建筑给排水、工业给排水和城市水系统等领域。人才培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09年成立,已累计培养9届本科毕业生,为安徽省和周边输送了725名给排水专业人才,分布于地方市政、环保、设计规划、城建等行业。经过12年的建设,给排水专业已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目前在校生人数355人。近3年,给排水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达95%以上,考取研究生的比例稳定在20%以上,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工作踏实、责任心强,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已成为所在企业技术开发和管理的中坚力量,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7人,讲师(实验师)6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9人,其余均具有硕士学位,教师队伍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教师中,安徽省级教坛新秀1人,学术带头人2人,学术骨干4人,教学骨干5人,具有海外学习或工程实践经历教师15人。近3年来,主持各类科研、教研和人才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人才项目14项,各类教研项目30余项;发表各类学术、教研论文100余篇,其中一类(SCI和EI)论文近40篇,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等项目立项20余项,学生在全国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安徽省大学生生态环保科技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奖5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