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山东财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176位,实力仅次于青海民族大学;在山东省内排名第10位,排在山东科技大学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山东财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199所大学上榜。其中,山东财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位列全国第176名,仅排在青海民族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176 | 汉语言文学 | 南京林业大学 | B+(3★) | 江苏 |
176 | 汉语言文学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B+(3★) | 江苏 |
176 | 汉语言文学 | 常州大学 | B+(3★) | 江苏 |
176 | 汉语言文学 | 东北财经大学 | B+(3★) | 辽宁 |
176 | 汉语言文学 | 青海民族大学 | B+(3★) | 青海 |
176 | 汉语言文学 | 山东财经大学 | B+(3★) | 山东 |
176 | 汉语言文学 | 山东科技大学 | B+(3★) | 山东 |
176 | 汉语言文学 | 青岛科技大学 | B+(3★) | 山东 |
176 | 汉语言文学 | 临沂大学 | B+(3★) | 山东 |
176 | 汉语言文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B+(3★) | 陕西 |
176 | 汉语言文学 | 西安理工大学 | B+(3★) | 陕西 |
在山东省,共有13所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山东财经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位列山东省内第10名,超越了山东科技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汉语言文学 | 山东大学 | A++(7★) | 济南市 | 3 |
2 | 汉语言文学 | 山东师范大学 | A+(6★) | 济南市 | 10 |
3 | 汉语言文学 | 青岛大学 | A(5★) | 青岛市 | 50 |
4 | 汉语言文学 | 济南大学 | A(5★) | 济南市 | 50 |
5 | 汉语言文学 | 曲阜师范大学 | B++(4★) | 济宁市 | 114 |
6 | 汉语言文学 | 聊城大学 | B++(4★) | 聊城市 | 64 |
7 | 汉语言文学 | 山东理工大学 | B++(4★) | 淄博市 | 114 |
8 | 汉语言文学 | 鲁东大学 | B++(4★) | 烟台市 | 64 |
9 | 汉语言文学 | 中国海洋大学 | B+(3★) | 青岛市 | 151 |
10 | 汉语言文学 | 山东财经大学 | B+(3★) | 济南市 | 176 |
11 | 汉语言文学 | 山东科技大学 | B+(3★) | 青岛市 | 176 |
12 | 汉语言文学 | 青岛科技大学 | B+(3★) | 青岛市 | 176 |
13 | 汉语言文学 | 临沂大学 | B+(3★) | 临沂市 | 176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山东财经大学共有60个专业上榜。其中,山东财经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区域一流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视觉传达设计、法学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日语 | 山东财经大学 | B+(3★) |
新闻学 | 山东财经大学 | B+(3★) |
旅游管理 | 山东财经大学 | B+(3★) |
视觉传达设计 | 山东财经大学 | B+(3★) |
法学 | 山东财经大学 | B+(3★) |
汉语言文学 | 山东财经大学 | B+(3★) |
山东财经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类别为中国语言文学类,隶属于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4年山东财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全国共招生90人,学费为5060元/年。
培养层次:本科生一、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1.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知识与较高的理论素养,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和一定的文学研究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教学、评论、宣传、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2.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教学、评论、宣传、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系统、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知识; (2)具备较高的语言文学理论素养,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经过专业培训或深造,能够从事本专业学术研究工作; (4)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 (5)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6)掌握计算机操作与应用技能,具备熟练运用现代办公设备的能力; (7)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满足研究、教学、评论、宣传、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专业培养特色 为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基于我校财经与管理学科见长的优势与特色,本专业致力于培养了解现代经济与管理、通晓中国传统文化、具备扎实中文功底、具有较强文案写作能力与行政管理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三、主干课程 本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文学概论、美学概论、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献学、写作、普通逻辑等。 四、授予学位 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可获文学学士学位。五、招生科类 文科。